网上有关“平沙落雁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平沙落雁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是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平沙落雁,本是著名的自然景色「潇湘八景」之一。曲中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画──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
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一敛翅飞落。远望去,雁群、沙岸、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
扩展资料
中国十大名曲分别为:
1、先秦的琴师伯牙的《高山流水》
2、魏晋时期嵇康的《广陵散琴曲》
3、明朝的《平沙落雁》
4、古曲《梅花三弄》
5、楚汉战争时期的《十面埋伏》
6、古乐曲《夕阳萧鼓》,后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7、历代传谱的《渔樵问答》
8、汉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9、汉代的《汉宫秋月》
10、春秋时期晋国师旷的《阳春白雪》。
据专家考证,这些古代中国名曲的原始乐谱大都失传,今天流传的不少谱本都是后人委托之作。这些乐曲被历代乐师冠以十大古曲名,以历史典故为旁衬,从而借古人之旧事以壮声势。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十大名曲
平沙落雁的典故如下:
据说《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现存的琴谱就达五十余种。与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后,并无脍炙人口的掌故。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这样解题《平沙落雁》
“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雪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按说崇祯七年的时代,正是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时代。朱明王朝王祚将尽,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此时刊印《古音正宗》也许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题文字意趣昂然,并无半点忧天悯地的情绪在内。也许“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两句,正是中心点题之句,以示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关于“平沙落雁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平安]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jingyan/202507-719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平安”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平沙落雁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平沙落雁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平沙落雁是一个什么样的典故-》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