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川的履历

1962年 1岁 出生于山东省微山县。

1970年 8岁 入读微山县夏镇小学。

1971年 9岁 由母亲郭慕秋送到微山县文化馆拜赵明程先生为师学习绘画。

1972年 10岁 创作白描作品《繁忙的码头》,参加山东省济宁地区青少年美术作品展览。

1974年 12岁 创作连环画作品《芦苇荡的斗争》,参加山东省青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览。

1975年 13岁 小学毕业,入读微山县第一中学。

1976年 14岁 创作年画《除旧迎新》,参加山东省济宁地区美术作品展览。

1977年 15岁 入读高中。

1978年 16岁 创作中国画作品《放水员》参加山东省济宁地区美术作品展览。

1979年 17岁 高中毕业,应征入伍,陆军第一军三师战士。

1980年 18岁 创作木刻黑白画《课后》发表于《人民前线》报;获嘉奖一次。 1981年 19岁 退役,到山东省微山县文化馆工作,从事文物管理和美术创作;参加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参与搜购流散文物、考古发掘以及撰写发掘报告和文物志等工作。

1982年 20岁 创作中国画作品《嬉》,参加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

1984年 22岁 入读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师范专业。

1985年 23岁 获一等奖学金,被评为“三好学生”。

1986年 24岁 毕业后到山东省《农业知识》杂志社从事美术编辑工作。

1987年 26岁 创作中国画《春》,参加在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期间举办的《现代中国书画展》。

1989年 27岁 撰写论文《略论两城汉画像石》。

1990年 28岁 论文《略论两城汉画像石》发表于《齐鲁艺苑》1990年1期应邀参加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山东省首届美术理论研讨会”,提交并获邀宣讲论文《问题·时代·任务——关于山东省美术状况的思考》。

1991年 29岁 入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专业。

1992年 30岁 译文《卢西恩·弗罗伊德的素描艺术》 发表于《世界美术》1992年三期(与乔伟合译)。

1993年 31岁 为北京出版社创作工笔画插图《水浒传》8幅论文《试析石涛〈画语录〉产生的理论 背景》发表于《美术研究》 1993年2期;参加《'93中国南阳汉代画像石(砖)国际学术讨论会》并获邀宣讲论文《南阳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

1994年 32岁 论文 《南阳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 发表于《美术研究》1994年2期;文章《93中国南阳汉代画像石(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发表于 《美术研究》1994年2期;论文《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卢沉教学思想的初步总结》(与张敢合著)发表于《美苑》1994年2期;论文《苏鲁豫皖区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通过答辩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入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专业。

1995年 33岁 撰写毕业论文《西方美术史研究评述》。

1996年 34岁 毕业,获美术学博士学位;论文 《美术批评的阐释及其标准》 发表于《美术观察》.1996年1期;论文《西方美术史研究的切入点》发表于《美术观察》1996年12期。

1997年 35岁 任 《美术观察》 杂志社副社长文章《九六美术:现实主义的回潮》发表于《光明日报》1997年2月5日;论文《苏鲁豫皖区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发表于《考古学报》1997年2期;论文《西方美术史研究评述》发表于 《美术学研究》 ,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论文《当代西方艺术史研究的两大潮流:新艺术史和女性主义艺术史》发表于 《世界美术》 1997年1期;论文《西方现代形式主义美术史学研究》发表于《美苑》1997年1期《中华绘画》(与高毅清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98年 36岁 策划并举办 《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启示录》 展览(劳动人民文化宫,北京);主编 《中国当代美术二十年启示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文章《中国的艳俗艺术》发表于《当代艺术》1998年15期(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9年 37岁 任《中华文化画报》 杂志社主编;创办学术项目“今日中国美术”。

2000年 38岁 出版专著《西方美术史研究评述》(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专著《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文章《当前中国美术三种运作机制及其特点》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15日),同年《荣宝斋》2000年3期和《美术报》分别转载;文章《标准与真实》发表于《美苑》2000年6期。

2001年 39岁 任 《美术观察》 杂志社副主编;主编 《美术文献·木版家族》(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总第21辑)。

2002年 40岁 主编 《今日中国美术》(I、II卷)( 北京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 年);主编《今日中国美术》系列丛书五种(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专访《十年间中国美术的盛大映像——〈今日中国美术〉主编郭晓川访谈》发表于《出版参考》2002年8期。 2003年 41岁 策划并举办《2003今日中国美术大展》(北京中华世纪坛,北京);主编《今日中国美术》(展览卷)(北京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3年)专访《速写当前中国美术状貌——“今日中国美术”系列活动策划人郭晓川访谈》发表于《中国艺术》2003年第2期文章《前卫是风格流派吗》发表于《中国艺术》2003年4期。

2004年 42岁 任《华商》杂志社执行主编文章《当代艺术品投资》发表于《华商》2004年4期主编《今日中国美术》系列丛书五种(华文出版公司社,2004年)。

2005年 43岁 文章《是什么让毕加索如此富有魅力:对毕加索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读》载于《画刊》2005年6期;文章《艺术何以致富——关于一个潜规则的公开化讨论》发表于《画刊》2005年7期;文章《西方的眼光与中国的理想》发表于中国美术馆编《社会转型与美术演进:纪念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5年;主编《今日中国美术》(第三辑)(金版电子出版社,2005年);专访《郭晓川:与毕加索交朋友》发表于《北京青年周刊》2005年5月8日。

2006年 44岁 策划并举办《2006今日中国美术大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主编《今日中国美术》(第四辑)(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2007年 45岁 文章《时过境迁:一个范式的衰退》发表于中国美术馆编《农民·农民中国美术馆藏品暨邀请展文献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

2008年 46岁 出版画集《晓川山水》(中国国际图书出版社,2008年);专题介绍《读郭晓川画作随感》(邵大箴撰文)发表于《荣宝斋》2008年2期专题介绍《读晓川画作随感》(邵大箴撰文)载于《艺术市场》2008年4期专访《策展人就是艺术片导演——记策展人郭晓川》发表于《青年参考》2008年10月24日;专访《策展人:游走在艺术与市场之间》发表于《北京日报》)2008年11月28日;专访《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当代美术的四步曲》发表于《北京日报》)2008年12月7日。

2009年 47岁 专题介绍《千帆奔过我独闲——读郭晓川的中国画新作》(张敢撰文)发表于《荣宝斋》2009年3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美术名家-郭晓川》画集;文史出版社出版《郭晓川文集》。

2010年48岁筹备、投资并主编《画刊·今日中国美术》(半月刊)(与江苏美术出版社合作)

2011年49岁撰写《批评家如何实践培育职责》(节选)发表于《中国美术馆》)

在北京金宝街金宝汇创办“绥风艺术馆”,随后策划和筹办《水穷云起——杜大恺水墨作品展》

2012年50岁策划和筹办《艺林清音——邵大箴、水天中绘画作品展》(北京绥风艺术馆)

4月14日策划和筹办《2012新写实油画展览》(中国美术馆)

主编《2012新写实油画》(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文章《当代艺术:多种风格题材对应多种需求》发表于2012年9月13日《北京日报》

策划和筹办《祭起艺术精品大旗,打造新时期国宝——关于珍惜材料的保护性开发》研讨会(北京绥风艺术馆)

策划和筹办《折中反素——邵大箴、水天中、尚扬、杜大恺、田黎明作品邀请展》(北京绥风艺术馆)

2013年51岁论文《合理开发珍稀材料,合力打造当代国宝》发表于《艺术与投资》)创作翡翠山水系列作品

2014年52岁编著《翠屏蓬瀛:翡翠山水创作与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11月16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翠屏蓬瀛——郭晓川、尤昌明翡翠山水作品展》(北京市规划展览馆)

文章《玉作山水的“墨感”》发表于2014年12月5日《北京日报》第20版。

昆明美术双年展参展单位名单

聊斋有两个版本: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491篇,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爱情故事,占据着全书最大的比重,故事的主要人物大多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这类名篇有《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

二、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极具社会意义,如《席方平》《促织》《梦狼》《梅女》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蒲松龄出生于书香世家,他早年也曾想借助科举入仕,可惜屡试不第,只能以教书为生。他自幼便对民间的鬼神故事兴致浓厚。

据说,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以搜集奇闻异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

此后屡有增补。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百度百科-聊斋志异

12月18日,云南美术馆举办盛大艺术展,18个国家和地区携各自作品参展。现场将给你带来一场审美盛宴。昆明艺术双年展创办于2012年。双年展是云南省艺术作品交流的最高平台,在国内艺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

第四届昆明美术双年展基本信息

时间:

2010年12月18日-2010年2月2日

位置:

云南美术馆

比例:

展出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2位艺术家带来的艺术作品。

展览地址:

昆明五一路118号

组织者: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组织者:

云南美术馆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美术家协会

周边景点推荐

1.新世界侏罗纪公园

2.游乐设施商店

3.小勇士儿童户外游乐园

4.夏嘉玮大舞台

5.阿卡德米儿童成长体验中心

开幕式:

12月18日夜,第四届昆明艺术双年展“论水墨”——在昆明市五一路云南美术馆(老圣博)外广场开幕。

随着数百名国内外艺术家和各行各业专家的到来,昆明的夜晚弥漫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古典简约的主题背景板设计,加上现场灯光和月光的流光溢彩,让这座苏式的城市文化地标体现得格外大气和华丽。当日,数百名观众跟随艺术家走进展厅,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水墨作品通过不同国家艺术家创作技法和艺术思想的差异,向观众展示了中国文化对南亚、东南亚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

双年展不仅意味着云南艺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展示平台上,也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开幕式当晚被双年展组委会诗意地命名为“美术馆之夜”。

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2位艺术家的作品将在云南美食博物馆展出。

他的所有作品将在云南美术馆1号、2号、3号、4号、5号和8号展厅展出。开幕式结束后,数百名艺术家代表和热爱艺术的市民涌入展厅,甚至当我亲眼看到他们时,我都忍不住被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美迷住了。

参展商名单

张立辰/张立辰(中国)

杜大恺/杜大恺(中国)

郎森/郎森(中国)

周景欣/周景欣(中国)

李/徐力(中国)

王璋/张旺(中国)

尹惠莉/尹惠莉(中国)

林天行/林天兴(中国香港)

方向/方想(中国)

雷子仁/雷子仁(中国)

陆西安/陆西安(中国澳门)

高祥/高祥(中国)

阿卜杜勒哈利姆巴雷克(巴基斯坦)

阿古斯布迪扬托(印度尼西亚)

昂莫尼约Htoo(缅甸)

昂妙妙(缅甸)

安妮伊斯曼(日本)

比什瓦吉特戈斯瓦米(孟加拉国)

钟卡姆考(马来西亚)

NgAnhvit(越南)

德差瓦拉松(泰国)

迪娜钦汉(柬埔寨)

恩唐维哈尔索(印度尼西亚)

智贤(韩国)

吉蒂莫特瓦利安(伊朗)

ImPesey(柬埔寨)

贾特拉夫因德拉(斯里兰卡)

贾迈勒乌丁艾哈迈德(孟加拉国)

Kamtassananchhalee(泰国)

坎昌帕查克马(孟加拉国)

田中和实(日本)

金正淑(韩国)

马赫萨伊萨普尔(伊朗)

孟孟秀(孟加拉国)

阮德越(越南)

阮宣英(越南)

安部纪子(日本)

奥克泰德吉蒙西(土耳其)

普里特维什雷斯塔(尼泊尔)

拉杰苏布拉班多帕迪亚(印度)

赛义德卡齐(孟加拉国)

江口仓知(日本)

成恩金(朝鲜)

金成熙(韩国)

颂萨乔达蓬(泰国)

苏金桑(柬埔寨)

SouravChowdhury(孟加拉国)

赛义德阿里阿巴斯(巴基斯坦)

泰昂(缅甸)

巴卫鹤见(日本)

乌特帕尔巴鲁阿(印度)

维乔克穆克霍达尼(泰国)

本文来自作者[思芙]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zlan/202508-18078.html

(3)
思芙的头像思芙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思芙的头像
    思芙 2025年08月10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思芙”

  • 思芙
    思芙 2025年08月10日

    本文概览:1962年 1岁 出生于山东省微山县。1970年 8岁 入读微山县夏镇小学。1971年 9岁 由母亲郭慕秋送到微山县文化馆拜赵明程先生为师学习绘画。1972年 10岁 创作白...

  • 思芙
    用户081007 2025年08月10日

    文章不错《郭晓川的履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