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持人董卿落选央视十佳主持人的消息一经发出,引起无数网友的讨论,在网友眼里看来董卿是当之无愧的央视一姐,她应该是央视的十佳主持人之一,董卿一直是知性女主持人的角色。董卿这次没能评选为央视十佳主持人,引得无数网友打抱不平,认为董卿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评为十佳主持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为何这次没有评选成功呢?董卿之所以没被评选为央视事项主持人原因有3点,一、优秀的同行太多,二、董卿远赴海外生子三,董卿立志在其他领域发展。
最优秀的同行太多说到优秀的主持人,那真的是数不胜数,要在精英里选择最佳的那太难选了,这次央视评选十佳主持人可以说是非常公平的结果,在精英里选精英很难选出最好的那一个,所以央视评选了10位优秀的主持人。董卿的业务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内涵还是名气,再加上董卿的资历都是非常优秀的,可是董卿在如此优秀的央视主持衬托之下,她的光芒瞬间也就暗淡了,十佳主持人分别有撒贝宁康辉,王端端,白岩松,任鲁豫,刘忻等。
这10位优秀的主持人,无论是从业务能力还是谈吐方面都非常地优秀,这十位主持人在央视的地位同样也不可小视。央视选出最佳主持人并不是只看业务谈吐能力,既然要选出10位最佳的主持人,肯定是全方位的来考虑。这10位优秀的主持人,他们近几年都没有任何负面新闻,虽然我们都知道董卿的主持能力很有感染力,很有氛围感,但是董卿的负面新闻确实很多。在这种优秀的同行里竞争性毫无优势,所以她落选了十佳主持人。
二,董卿远赴海外产子那很多人不知道董卿有什么负面新闻,董卿的负面新闻就是她去了其他国家生孩子,她的孩子不是中国国籍,这就导致他的人生有了一个污点,她的儿子因为是其他国家的国籍,所以他很难进入央视的十佳主持人。首先我们要明白,作为央视的主持人要在全方面考核。有些人认为董卿有自己的权利,无论她的孩子在哪里,生的是什么国籍都是董卿自己的选择好那么这句话也送给董卿,这个奖是央视评选的,央视无论评给谁都是央视自己的选择,董卿在节目里屡次以爱国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她也鼓励很多青少年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可是她自己却没有把孩子的国籍落户在中国。
这样是不是有违他的人设呢?既然有违背她的人设就成为她人生的污点了。董卿虽然也公开回应过儿子国籍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颠倒是非,董卿儿子进入其他国家的国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虽然董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爱上了中国文化,让大家认识了更多优美的汉语古诗词,她身上有一股中国文化气息,但她却把孩子的国籍落户在了其他国家,这样的做法难免让人伤心。因此董卿没能进入最佳主持人名单。
三、董卿立志在其他领域发展关注董卿的观众朋友,我想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董卿在央视“失宠”了,董卿很少在央视镜头出现了,其实并不是央视不宠董卿,而是董卿没有把所有的重心放在主持人方面,他开始去其他领域发展了。董卿出名离不开央视,有很多人认为董卿是主持人,她这辈子都是主持人,其实并不是这样,董卿尝试去其他领域闪闪发光了,她不在出现在镜头面前,而是转了幕后工作。董卿自从生孩子之后,她的事业心就没有那么强了,她开始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妈妈,如果她经常出现在大众面前,那她肯定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忙工作,而她找到幕后工作,这就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了,所以董卿选择经营幕后工作。
董卿落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她的事业发展方向是一个作家更是制片人,董卿是一个勇于挑战自我的女人,她的主持人事业已经达到瓶颈期。所以她开始尝试不同的工作来追求自我,董卿没有满足现在的生活,像这样勇于追求的人,到哪里都是闪闪发光。
结语以上就是董卿落选十佳主持人的原因,董卿即使落选了央视十佳主持人,但她仍然是我们心中优秀的主持人,感谢董卿为我们带来一场又一场的视觉盛宴,也感谢央视能推出这样的评选,激励其他主持人的工作心,让我们见到更优秀的主持人。
白岩松经典的语录
你心目中的主持人是什么样子的?想必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严肃,气质好,情商高,幽默风趣,有同理心之类的词语。
然而有这样一位主持人,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央视 主持了26年 ,素有 “央视名嘴” 的称号,近年来却被观众骂 “冷血”“没有人性” ,甚至一度有网友高呼 “滚出主持界” 。
这个人就是董倩。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为什么网友会这样对待她呢?
1971年,董倩出生于大都市北京的一个普通家庭,在那个几乎每个家庭都会生育多个子女的年代,董倩却是家里面唯一的孩子,受到了父母的万般宠爱。
就像许多小孩一样,小时候的董倩十分调皮捣蛋,也不喜欢学习,总是找各种借口不学习,妈妈为此感到很头疼。
后来董倩进入了学校学习,然而即使在学校的集中管理下,董倩也没能改掉自己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坏毛病,甚至一度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坏孩子。
后来,董倩的班里转来了一位严厉的老师,这位老师看到董倩的所作所为之后,就对她进行了教导,专门对她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
在老师的鼓励下,董倩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开始认真学习。
在高考之后,董倩没有辜负众望,进入了北京大学学习。然而当时她所学的专业并不是与后来工作相关的播音或新闻专业,反而是 历史 专业。
在大学期间,董倩认真学习,延续了多年以来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在书本中遨游的经验为她积累了丰厚的知识储备,这也成为了她日后工作的底气。
当时的所有人都认为,董倩在毕业之后会选择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成为一名 历史 老师。
但是骄傲的董倩却不打算走寻常路,她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临近毕业,董倩刚好遇到了中央电视台来到她所在的学校招聘主持人 ,虽然不是相关专业出身,但是董倩还是选择去参加了考试。
然而没想到的是,董倩依靠她自信从容的气质,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功考上了,成为了央视的一名主持人。
就这样,董倩踏入了这个她不熟悉的领域,也在这里开启了她不一样的人生。
后来的董倩表示,就算过去了很多年,她也忘不掉自己第一天去电视台上班时的样子。当时是冬天,天气非常寒冷,董倩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的就踏上了上班的路,然而当她真正来到公司楼下的时候又开始紧张了起来,毕竟对于她对这一份的工作了解并不多。
后来董倩来到了期待依旧的办公室,只是这里和她所想象的有所不同,周围的同事都忙得热火朝天,董倩却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能呆呆的坐在位置上,显得与这里的氛围格格不入。
同事们也并没有想要带带她这个新人的打算,在董倩遇到不懂的事情前去请教的时候,却多次换来了大家的漠视。
从我国顶尖学校毕业的董倩在这样的环境下第一次产生了自卑的感觉,毫不熟悉的工作,同事的漠视都压得董倩喘不过气来。
但是骄傲的董倩并没有就这样放弃了,反而更加努力,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尽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努力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
但是作为新人的她总是避免不了出错,在工作前几年的时间里,她常常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是播报状态不到位而受到同事们的指责。
她早年的采访或者新闻播报看起来格格不入,观众们都说她的身上总是有一股傲气,融入不了环境,这样的她也没能获得观众的喜爱。
在后来的采访中,董倩用两个字来回应了这一段经历——自卑。中央电视台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对于工作也不允许有丝毫的闪失,如果犯了错是会受到相应惩罚的,而当时的董倩还处于学习的状态,同事的冷漠也让她十分无助。
在这样的背景下,董倩只能更加努力,更加拼命地工作,逼迫自己做出调整,也许是她不服输的劲头让她用力过猛,才会在镜头前表现的有些格格不入。
当众多的批评和指责都向她涌来的时候,董倩终于还是有些绷不住了,巨大的压力使得她吃不好,睡不好,工作质量也开始下降。
这个时候制片人找到了董倩,和她进行了一场谈话,制片人对她说:
“我挑主持人向来一挑一个准儿,看人还从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可是现在我们的同事,还有领导,都反映你不行,我不能不想是不是我看走眼了。你可别成为我的第一个败笔。”
这一次的谈话对董倩产生了很大的刺激,也让她突然间醒悟了过来,重新找回了方向。
她开始虚心接受别人对她的批评与建议,努力寻求改变,最终得到了行业和观众的认可。
这些年的工作经验让她学习到了很多,但是她并没有骄傲自满,也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努力 探索 。
2003年,董倩正式成为了《央视论坛》、《新闻1+1》的主持人,甚至还拥有了一个自己专属的节目《董倩面对面》。
在这些节目的主持中,董倩的表现非常优秀,做到了零失误,而且她极具特色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与赞扬,大家都称她为 “央视名嘴。”
虽然这个时候董倩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她还是积极投身一线,在灾难面前她勇往直前,毫不退缩,而且过往的经历让她学会了体察别人内心细腻的情绪。
她对于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希望自己能够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
然而后来的董倩在采访时问的问题却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甚至不少人大骂 “董倩滚出主持圈”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3年,董倩接到任务前去采访再一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郎平,她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作为美国队的主教练,去打中国队,当时那种心情是不是也很纠结?”
采访视频播出后,董倩的这一个采访问题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指责,许多网友说,郎平是我国优秀的教练,是多少国人的骄傲,董倩的采访全然不顾及郎平的感受。
从这一次采访开始,董倩就被观众们贴上了 “冷血”“咄咄逼人” 的标签,甚至有很多人对她主持的专业性产生了怀疑。
2015年,天津发生了重大爆炸事件,心系一线的董倩很快又前往报道。
这一次的爆炸事件使得房屋坍塌,很多人被困在了废墟之中,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我国的人民消防队员立即出动前来支援救援工作,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很多人脱离了苦海。
在事情结束后,董倩了解到在这些消防员中有一位是独生子,于是就对他进行了采访。在镜头面前,董倩对着刚刚从救援现场出来的消防员问道: “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你要是出点事,你爹妈怎么办?”
这个问题显然让这名年轻的消防员楞了一下,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了,眼里充满了泪水。
看到这样场景的董倩并没有就此停止,坚持让消防员回答,最后消防员只好艰难地说道: “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回答。”
这个采访视频一经播出,网友们瞬间就炸开了锅,纷纷指责董倩冷血,上来就戳别人的痛处,采访没有人性可言。网络上很快就充满了各种恶毒的言论。
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想必大家都对这一场火灾印象深刻,凉山的地形十分复杂,地势陡峭,给救援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扑火的过程十分的艰难。
令人难过的是,这一场山火无情地夺去了27名消防指战员的性命,多名地方参与救援工作的人员和干部也牺牲了,其中最小的消防员才23岁,这个消息一经发出,就使得全国人民悲痛不已。
当时的董倩就在最前线为我们报道新闻,在山火被扑灭后,董倩前去采访了那些从救火一线回来的消防战士们,在问到那一位年仅23岁的消防员时, 董倩的一系列提问让归来的消防战士们泣不成声。
董倩问道: “你想救他吗?”、 “战友死了你会自责吗?、“你和那个战友关系好吗?”、“火那么大你害怕吗?”
董倩这一次的采访无疑又使得很多人气愤不已,很多人说董倩是在扒开他们的伤口撒盐,犀利无情。
一时间舆论的骂声再一次向她涌来,这一次的董倩成为了 “全民公敌” ,不少人又高喊,要董倩滚出主持界,董倩陷入了巨大的争议之中。
就这样,董倩犀利的采访风格使得她遭受了很大的非议,但是这一次的她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虚心接受网友们的“批评”,她依旧保持着犀利、 “冷血” 的采访风格。
因为在她看来,新闻播报人需要做的就算把最真实的新闻播报给大家,她需要做的就算尽可能地报道事情的原本面目,让大家从中吸取经验,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或是挖掘事件本身的深层原因,才能做出相应的改变。
董倩的搭档白岩松在和董倩多年的合作中也摸清了她的性格,董倩的采访通常不按套路出牌,别人报道事件,她采访人,这样的采访方式确实很容易让别人对她造成误解。
2017年,董倩发布了一本名为《懂得》的书,书中记载了她20年来的采访心路历程,在书中的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 “我步步紧逼,其实我于心不忍。”
董倩一次次的犀利采访给观众们还原了真相,让大家记住了那些痛苦的血泪教训,也在猛烈的碰撞中擦出温情的火花。
但是大家却对她并不理解,她的行为一次次的引来了争议,把自己推向了风口浪尖。
2020年,我国陷入了疫情之中,然而就在最危险的那段事件里,董倩前往武汉去采访 “抗疫英雄” 张伯礼院士。
在采访中,她问张院士: “您是1月27日过来的?您是接到什么任务?”
张院士回答,他是在1月26号接到任务要前往武汉,然而对于和谁一起去,去多久等很多事情都不知情,只知道要去,自己也早就准备要申请前往武汉……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一位身经百战的老英雄说着就留下了泪水,他拿掉眼镜擦了擦眼泪说: “你真的太厉害了,从来没有人这样问过我。”
董倩的提问一语中的找到了最关键的问题提问,这样的敏锐足以证明她的优秀。
在这场扣人心弦的新冠疫情中,身在一线的董倩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真实的采访,在她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了很多义无反顾支援武汉的普通人。
有患有渐冻症也要为疫情做贡献的医院院长 张定宇 ,有花了四天三夜,一路奔波也要返回自己岗位了女孩 甘如意 ,有自动担任志愿者为医护人员解决困难的快递小哥汪勇……
透过董倩,大家看见了武汉真实的模样,也看到了那些令人热泪盈眶的感人故事,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董倩之所以出现在武汉,是因为她一直坚持,向台里递交了6次申请才被同意。
在她的儿子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担心地哭了出来,他并不希望妈妈去那么危险的地方。然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驱使她毅然决然地登上了前往武汉的火车。
如今的董倩依旧身处新闻第一线,主持风格也还是如往常一样尖锐犀利,直击痛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只是她这种 “毒舌” 式的采访风格还是让一部分被采访的人难以接受。
网友们对于董倩评价褒贬不一,她爱岗敬业的一面值得称赞,采访时的咄咄逼人的态度又显得不够有温度。
董倩对于外界的评价并没有太过在意,对于她而言, 探索 真实的新闻是她的职责所在。
白岩松是中国内地著名节目主持人、记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白岩松经典的语录,欢迎大家阅读。
白岩松经典的语录
1、因为生活的单纯,回到生命本身一天比一天进步的快乐中,所以有时很难说清福与祸的关系。
2、天上是不会掉馅饼,如果掉,那是铁饼。
3、我们的身体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潜力,你有规律的激活它,它就会回报你。
4、不主动就会被动,身在央视,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我想,央视自身,也该有。因为真正的危机感,不仅是一种动力,还是一种新生。
5、假如爱不是回忆的话,痛苦也不是记忆,让我们的双眼,挽留每一个欢快的瞬息。
6、这年头骗子跟理想主义者很难区分,我通常会这样判断:只谈方向不提供方法的,就是骗子;既谈方向又能提供方法的,才是理想主义者和建设者。
7、失眠更多的不是生理疾患,而是心理疾患。因此想要走出泥潭,心理上主动或被动的放松是重要的。
8、好在痛苦与快乐是紧密纠缠着,如果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与希望,那走了几步,人们就会在黑暗中陷入绝望,从此拒绝前行;而生活中只有快乐没有痛苦,那除了在傻子的头脑里恐怕就只能是在希望中的未来。
9、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但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伴随着物质如约而来,整个人群中,充满着抱怨之声,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穷的抱怨,富的也抱怨。
10、智商决定对手,情商决定结果。
11、我更愿意相信,先把爱恨放到一边,去了解是最好的一个选择,了解得多了,一切皆有可能。
12、如果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阳光灿烂,洁白无瑕,那不是成长,那是不合格的文学创作。成长是真实、立体的,也会让人有一些担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线就行。
13、爱你现在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较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呢?
14、人生,怎么可以不在球场上自由的奔跑?
15、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那些外在的东西,与幸福并不真正挂钩!
16、“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这些文字里,似乎有着对医生这个职业更为深远的定义。
17、身在这里,还没走,守土有责;到点儿就撞钟,守时,可谓敬业;更重要的是,还得把日常的工作撞成了自己与别人的信仰。
18、仔细想想,在我们的人生中,谁躲得开失败?谁躲得开挫折?可是如果从小到大,我们都没有接受过挫折与失败的教育,不能够体面且有尊严地面对失败,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19、很多人的失败感,不是来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世俗的标准。然后方寸大乱,然后就真觉得自己失败了。如果你不为别人的眼光与标准而或者,失败的感受会在我们生活中消失大半。建立并信奉自己的标准,你已成功一半。
20、今年奥运会上伊拉克派出历史上第一位拳击运动员,这位运动员有点担心,在伊拉克出名意味着危险,我可别成为kbfz袭击的目标。
21、你自己,没有多大能量。但你可以做一根火柴,使命不是燃烧自己,而是点燃人群中的热情。这样,火柴的价值才最大化。
22、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它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它拥有的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正式这些细节,诠释了种种亘古不变的真理。
23、理想主义者在生活巨大的压力和诱惑之下,变成了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都变成功利主义者,而功利主义者又变成投机分子……
24、怀着好奇心看待每一次失败,试着弄明白,这是不是老天爷在提醒自己,要开启某种更好的人生?成败与否,不在当下,往往需要历史的追认。
25、我不想说默契或缘分之类,这背后,应有两个人替对方考虑的小心与善意。
26、有人说,我们要守住底线。但早就没了底线,或者说底线被随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谈何守住底线?可守的底线在哪里?
27、在一个十三亿人的国度里,我们该如何解决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我们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信仰是什么?
28、人的一生中,总要做些傻事,疯狂的事,牺牲了自己两天,换回一些含笑的回忆,值了。
29、虽然今天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击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须承认正是高考的存在,让我们这样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30、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认为这个“心”指的是敬畏心,即便是最熟练的事,也当作第一次去面对。
31、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32、只有接受平淡,才有可能不平淡。如果总是试图对抗平淡,你注定平庸。
33、就算“说了白说”,可是“不说,白不说”。
34、男人因为看着远方,才能吸引近旁的女人。如果你只看近旁的女人,女人就会看向远方了。
35、人们常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失眠也是一样,平日里,把失眠当病的人并不太多,可如果失眠一旦成了习惯,那种折磨犹如软刀子杀人,内心的挣扎和绝望感受比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病还严重。在人群中,这种病多发,尤其在用脑之人的群落更为普遍。
36、人生中总有一些事情一些告别,是需要一个人来面对的。
37、也因同学在那里,聚会在那里,平日里的一些日子才不会那么难捱,起码我们都知道,不必担心岁月匆匆,过去的一切都会模糊,没关系,想不起来的,同学会替我们记住。当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
38、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因为如果你要信那些你没法不愤怒的事情,它只能害了你。所以信正直的道理。
39、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如果人群中,青春中的人们率先抛弃了理想,时代的未来又是什么?
40、我们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41、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42、我终于明白,自杀的不是我,而是这个时代,是人心。
43、其实每个生命都是需要表白的。
44、过去的很多年,中国人看美国,似乎在用望远镜看。美国所有美好的东西,都被这个望远镜放大了。美国人似乎也在用望远镜看中国,但我猜他们拿反了。
45、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
46、有时误解扑面而来,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气,而又有相当一大部分人在围观解闷。可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当你认真解释时,没人细听,所以,解决就总是遥遥无期。
47、我用嘴活着,也自然活在别人嘴里。互联网时代更强化了这种概念,说话的风险明显加大。今天为你点赞,明天对你点杀,落差大到可以发电,你无处可躲。
48、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49、只要继续走,就有可能!我依然愿意乐观地看着前路。
50、因此失眠过后,我首先学会的是,把平日里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欲望、诱惑在自己头脑中删除,给自己的心灵更多静下来的空间,如果听任内心如自由市场般喧嚣和嘈杂,想安眠是梦想。
51、我觉得最幸福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总有一个踮起脚能够着的目标,吸引你踏踏实实始终向前走。
52、“走,就有希望”,就是这个道理。总远远惦记着梦想,会被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打败;不如暂时忘记梦想,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生活迟早会回馈你一份厚礼。
53、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
54、幸福是什么?答:幸福有三个要素——物质、情感和精神,物质是基础,在物质的基础上有情感作依靠,精神作支柱,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55、1915年,美国一位名叫特鲁多的医生去世了,他的墓碑上刻着三行字:“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这三行字里,似乎有着对医生这个职业更为深远的定义。
56、总有人愿意说起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不起,也许路不拾遗和夜不闭户,是因为实在没什么可偷的。
57、真正的危机感,不仅是一种动力,还是一种新生。
58、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
59、所谓混得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得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静。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善待拥有的好。
60、我一直以为,幸福像鞋,舒不舒服您自己知道。甭管多大的名牌,您穿不合适,该硌脚一样硌脚。你妈做的面条,就是比饭店里一百多块的面条好吃。
61、认识一件事,应该是首先是感触,再者追寻,最后是表达,现在我们多缺少第二步。漂亮的输是另一种成功,简单是女人的第二本圣经,为什么?表达男女平等。
62、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63、人生的终点都一样,谁都躲不开,慢,都觉得快,可中国人怎么显得那么着急的往终点跑?
64、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不同的.书籍给你填注了不同的营养。有趣的是可能你都把它忘了,但是在遇到某一个事情,或者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曾经读过的一本书,还会再次帮助你和激活你。
65、除了新华字典,所有读过的书都像是不断汇入江河的涓涓细流,帮助你慢慢地成长,变得壮阔、深远。
66、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怎样的一种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67、当你遇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不愿意太快跟它告别的。
68、中国三十余年的改革,最初的二十多年,目标很物化,小康、温饱、翻两番,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是生存的需求;而每一个个体,也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
69、学会接受平淡这一生活现实,然后把平淡向幸福那靠。
70、一切都要从我们今日脚下的地平线开始,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我们已用痛苦与快乐铸就的坚强为今天搭起了最好的起跑线,新世纪的黎明,雾气依然很重,前方还是一如既往的模糊,但是,让我们出发吧!走,就有希望。
71、那个冬天,空灵而平静。
72、大家不小了,做任何决定都正常。人到中年,各有各的喜悦与烦恼,无论在哪里,都有着自己的顺与不顺。没有什么决定是对的或者是错的,只要选择后去面对去付出,并让生活充满味道就好。
73、很多欠了账的改革让医生成为替罪羊,成为被伤害与被指责的对象。而这其中,我们都有责任。其实,伤医事件屡屡发生,真正的最终受害者是我们,是生活着的每一个人。一旦医生心神不宁,不再爱自己的岗位,我们将生无所托,老无所依。生老病死,托付给谁?
74、不要怕被磨,被磨的那块石头是会发亮的,磨人的更辛苦,他是会消耗的,所以,人生哪里有什么敌人。
75、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76、走的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77、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78、我们虽然痛苦但却依然要快乐,并且相信未来!
79、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兵荒马乱天翻地覆了,可是在别人看来你只是比平时沉默了一点,没人会觉得奇怪。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80、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81、青春是一生中最迷茫、最焦虑、交织着绝望、希望和挑战的时期。
82、我们总能发现,谁优秀了,似乎只能用提拔他当官来奖励他,但我们也恰恰用这种方式毁了很多人。
83、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把一条狗牵进中央电视台,每天让它在一套节目黄金时段中露几分钟脸,不出一个月,它就成了一条名狗。我在《东方时空》已经呆了七年,如此而已。
84、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行走在人群中,我们总是感觉有无数穿心掠肺的目光,有很多飞短流长的冷言,最终乱了心神,渐渐被缚于自己编织的一团乱麻中。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
85、很多人的失败感,不是来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世俗的标准。
86、如果传媒只剩下解闷,时间长了,观众就该去解手了。
87、有时,背影也是一种感动。
88、我们除了幸福,什么都有。
89、任何源自糟糕过程的“好结果”,也不该被认为是好结果。总有一天你会因此而吃亏。
90、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斗争、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
91、每一步走得都那么不容易,有时甚至有点儿坚持不下去的感觉,痛苦自然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然而坚持住了,痛苦过去,无论国家、民族还是个人,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快乐就在我们回首的时候,在看到一条前进轨迹?的时候出现了。
92、人的一生,不管贫富贵贱,最后加减乘除,一算分,都一样。
93、在各种和口才有关的词汇里,我一直认为出口成章是最高的评价,其他如“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等都让我听出一种贬意来,只有“出口成章”似乎一直是种高要求,我之所以认可这四个字,恐怕是因为最后的那个“章”字,文章的“章”。
94、都信人民币吗?我们的痛苦与焦虑,社会上的乱象与功利,是不是都与此有关?
95、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
96、对于整天不知道干什么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存在的;对于瞻前顾后、畏头畏脑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可想的。
97、先把人生看透了,活着才有希望。
98、浪漫固然可爱,然而面对女友轻蔑一笑之后的转身离去,浪漫,在如今的青春中,还能有怎样的说服力?
99、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最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也因此,中国舆论场上总是在争斗、抢夺、站队并解气解闷不解决。
100、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
本文来自作者[天薇]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zixun/202508-1872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天薇”
本文概览:知名主持人董卿落选央视十佳主持人的消息一经发出,引起无数网友的讨论,在网友眼里看来董卿是当之无愧的央视一姐,她应该是央视的十佳主持人之一,董卿一直是知性女主持人的角色。董卿这次...
文章不错《你知道董卿落选央视十佳主持人的原因有哪些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