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的李从珂是如何哭得帝位?

李从珂(公元885—936年),本姓王,小字二十三,母魏氏,镇州平山(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王子村)人。后唐明宗李嗣源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史称后唐末帝或后唐废帝。

长兴二年(931年),安重诲死后,李从珂出任左卫大将军,兼西京留守。三年(932年),进位太尉,升任凤翔节度使。四年(933年),晋封潞王。

应顺元年(934年)四月,废黜后唐愍帝后即帝位,改元清泰。清泰三年(936年),因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大辽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终年51岁,葬于徽陵。

李从珂长大后谨慎诚实,沉默少言,但身形雄伟健壮,又骁勇善战,常随李嗣源南征北讨,颇得其喜爱。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发动了灭梁战争。李从珂跟随着李嗣源冲锋陷阵,屡立战功。

因疑反叛

长兴四年(933年),愍帝李从厚即位后,对李从珂倍受猜忌。先是解除了他儿子李重吉的禁军之权,改任亳州刺史,调离京师;然后又召他出家为尼的女儿李惠明进宫。李从珂听到儿子被外调,女儿被内召,知道新主对他产生了猜忌,终日惶惶不安。后来,愍帝更是听从朱弘昭、冯?等人的建议,实行“换镇”政策:诏令李从珂离开凤翔,改任河东节度使。李从珂接到诏令后,颇感不满,想要抗命,又觉得自己兵弱粮少,于是和部下商议。众将领都说:“皇上年幼,朝政都把握在朱、冯两人手里,主上功高盖主,如果离开凤翔,一定凶多吉少。”李从珂于是下定决心,举兵反叛。

哭得帝位

在朝廷重兵的大力攻击下,凤翔城东西关的小城先后失守,李从珂的属下伤亡也很大,再打下去,城池难保,李从珂站在城头上,焦急万分,恨自己没有早点防备,以致今天要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情急之下,李从珂三下五除二,将上身的衣服脱掉,露出身上的一个个伤疤,然后站到了城墙上,哭泣着说:“我自小就跟随着先帝出生人死,身经百战,满身创伤,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们大家跟着我,这些事都看在眼里。现在,朝廷宠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么罪要受此惩罚啊!”

在生死关头,李从珂哭得声泪俱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许多攻城的军士动了侧隐之心,转而支持他。先后劝降曾经的部下羽林指挥使杨思权、都指挥使尹晖等攻城将领,并趁机一举击败李从厚派遣的所有军队,随即拥兵东进,兵锋直指都城洛阳。

一路上,各郡县无不望风迎降,朝廷派来征讨的军马,也先后投到了李从珂麾下。旬月之间,兵至陕州,进逼洛阳。李从厚无兵无将,仓促出逃。四月三日,李从珂率军进入洛阳城。宰相冯道率领文武百官劝进,李从珂假意不从。第二天,太后下诏废李从厚为鄂王,命李从珂为监国。六日,又立李从珂为帝,他这才登基,做了皇帝,是为后唐末帝,改元清泰。

后唐的李从珂总的看来还是一个很有头脑的君王。他靠变兵拥立即位后,面临非常严重的局势。当时,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虎视眈眈,伺机想推翻他的统治,而朝廷内部则人心涣散,互相猜忌,各种矛盾和弊端也积重难返。

本文来自作者[晓霜白]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zixun/202508-11964.html

(3)
晓霜白的头像晓霜白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晓霜白的头像
    晓霜白 2025年08月02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晓霜白”

  • 晓霜白
    晓霜白 2025年08月02日

    本文概览:李从珂(公元885—936年),本姓王,小字二十三,母魏氏,镇州平山(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王子村)人。后唐明宗李嗣源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史称后唐末帝或后唐废帝。长兴...

  • 晓霜白
    用户080204 2025年08月02日

    文章不错《机智的李从珂是如何哭得帝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