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的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

网上有关“《如梦令》的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梦令》的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清照这首小令以简朴字句、情节来串结,用叙述、对话体的方式来交待来龙去脉,宛若**画面般将镜头从远拉近。首先描述一夜不停息的风雨,纤细的女子忧心户外绽放的海棠不能入睡,只能藉酒消愁,赖以排遣。一觉醒来,拥衾未起,询问启户卷帘的侍女,粗心的女侍往外望,漠然回道:“都一样啊。”女主人听了,叹息不已:“你难道不知道吗?那红的变少,绿的见多吗?”李清照以其纤细的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变化,见着了一夜风雨,不由自主便兴起词人惜春、惜花的愁怀。〈如梦令〉整阕词表面上似乎只是平铺直述海棠花的凋零,其实女词人从中更想吐露的是闺中少女对于青春流逝的焦虑与忧愁,因此以“绿肥红瘦”来比拟对春天的留恋。

李清照〈如梦令〉其实也是善取前人智慧,运用许多先人的巧思,再加以点缀、拔乎其萃,成为千古绝唱。〈如梦令〉背景的铺陈受唐人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点化而来,采其风雨、花落的意象。至于更直接的关联,则取自唐末韩偓〈懒起〉一诗:“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韩诗中清楚点出夜雨、海棠、卷帘,其抒发感触皆被李清照所本,脱胎成“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虽承袭前人牙慧,但出乎其类、技压群雄,反闻名遐迩,为后人所盛传。

◇历久弥新说名句

李清照《如梦令》一词最经典之句在于“绿肥红瘦”,王士祯《花草蒙拾》评此为“人工天巧,可谓绝唱”,李清照的同代诗人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中也说:“绿肥红瘦,此语甚新。”李清照以红、绿相对称,对比甚为鲜明、强烈,不仅丰富视觉飨宴,也让人品会更深层的韵味,因而突出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李清照词以外,白居易也曾将色彩的运用比拟得相当精湛,其〈忆江南〉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以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相对印,丰富了诗词色彩的美丽,让人感同身受,仿佛真见火红的旭日、蓝绿的深邃江水。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也常为后人拿来代称春逝夏来。近代文艺作家琼瑶,善喜在其作品中穿插宋代诗词章句,早期作品《窗外》描述一对年龄差距甚大,且不为外界许可的师生恋,男主角是位中学国文老师,女主角则是正值二八年华的豆蔻少女,两人因为皆对文学有所爱好而陷入爱河。其中琼瑶就曾引用李清照词“绿肥红瘦”来代称炽热夏天的到来,她写道:“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台湾的气候正和提早来到的春天一样,夏天也来得特别早,只一眨眼,已经是‘应是绿肥红瘦’的时候了。”沈从文的作品《如蕤》更绝,将洋溢诗意的“绿肥红瘦”拿来实际比拟女性穿着打扮,在《如蕤》一开头他就写:“从二楼上来了一个女人,在宽阔之字形楼梯上盘旋,身穿绿色长袍,手中拿着一个最时新的朱红皮夹,使人一看有‘绿肥红瘦’感觉。”从“绿肥红瘦”的形容带出小说女主角的特征。沈从文还嫌一次不够深刻,下文又再度强调一次:“正因为那点‘绿肥红瘦’的暮春风度,使人在第一面后,就留下一个不易忘掉的良好印象。”沈从文并非不了解李清照词句内涵,而是故意运用巧思、谐意来塑造形象,让人一看就印象深刻,经典名句因而得以脱胎换骨,以新形象继续在新时代辗转流传。--文心

关于“《如梦令》的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墨轩宇]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zixun/202507-6693.html

(2)
墨轩宇的头像墨轩宇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墨轩宇的头像
    墨轩宇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墨轩宇”

  • 墨轩宇
    墨轩宇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梦令》的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梦令》的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墨轩宇
    用户072607 2025年07月26日

    文章不错《《如梦令》的写作背景 李清照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