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出自余光中的《绝色》,原文如下
《绝色》
作者:余光中 朝代:现代
美丽而善变的巫娘,那月亮
翻译是她的特长
却把世界译走了样
把太阳的鎔金译成了流银
把烈火译成了冰
而且带点薄荷的风味
凡尝过的人都说
译文是全不可靠
但比起原文来呢
却更加神秘,更加美
雪是另一位唯美的译者
存心把世界译错
或者译对,诗人说
只因原文本来就多误
所以每当雪姑
乘著六瓣的降落伞
在风里飞旋地降临
这世界一夜之间
比革命更彻底
竟变得如此白净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著皓影
上面流转著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不知月色加反光的雪色
该如何将你的本色
——已经够出色的了
合译成更绝的艳色?
作者简介:
余光中,生于1928年10月21日,于南京。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0年因内战迁居台湾。2017年12月14日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扩展资料
《绝色》赏析:
余光中的《绝色》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当真是人间少有的绝色,玄妙到透明的喻,是常见的景,却偏偏那么浪漫多情,美不胜收。《绝色》的美在于言辞的美,在于想象的美 写的比喻的美,它的比喻那么的特立独行、独一无二,就仿佛它的美,毫不掩饰。
作者把月和雪比喻成了译者,这个比喻十分新奇,把似乎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月和雪为什么是译者呢?因为它们让景物换了一种颜色和模样。这一看令人疑惑,仔细一想却再合理不过。
作者先是写月是如何翻译这大地的,太阳的金色被译成了银色,烈火译成了冰,作者甚至还写有薄荷的味道,经过月亮的翻译,景色变得更加神秘、清新、朦胧、雪的翻译错的更加彻底,乘着六瓣的伞降落的雪姑,将天地都译成了一片洁白。若是恰逢雪和月交辉,皓皎的月影和亮银的雪色更是美丽,把你译成了第三种绝色在如美景之下你该是多么美丽呢?
说到《英雄本色》这部**,我个人觉得只能用经典两个字来概括。
首先从导演说起,《英雄本色》的导演是人称暴力美学导演的吴宇森。而他就是能将一部黑社会的仇杀,演绎成一股江湖的味道在里面。
只是他们对决的武器换成了枪,说到枪,就不得不提到在吴宇森的暴力美学**中出现的那些白鸽。它们总是在枪火中突然起飞。
好像在告诉你它们被吓到了,也像在是告诉我们枪声打破了和平,接下来就是战争的时候了。
接下来是演员的阵容了,有早在邵氏**时代出名的狄龙,有正在影坛发光发热的周润发,还有在当时还算是一个新手的张国荣。
说到张国荣,就不得不提到**的主题曲《当年情》,好听的旋律配上张国荣温柔的声线,这就是一个杀手锏。
而在**中总是有一些场景令人难忘,就像周润发饰演的小马哥,他那段话:“我等了这个机会三年了,我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很厉害,而是要让他们知道,我失去的东西我要自己拿回来。”
还有在酒吧里,小马哥谈笑风生中说着自己被人用枪指着头,说再也不会让别人拿枪指着头。还有狄龙被张国荣饰演的警察刁难时,那句:“啊sir 我已经没当大哥好久了。”
不过一部好的**总是会各种恶搞,而其中就是小马哥在风临阁大开杀戒的场景,而在**《精装追女仔》中就被恶搞了一番,还不止一个地方。
最后,我想说《英雄本色》它在于我看来,是一部经典的**。在于你们看来它又是一部怎样的**呢?
本文来自作者[霁月]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zhishi/202508-1336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霁月”
本文概览:诗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出自余光中的《绝色》,原文如下《绝色》作者:余光中 朝代:现代美丽而善变的巫娘,那月亮翻译是她的特长却把世界译走了样把太阳的鎔金译成了...
文章不错《本色:写的是我 说的是你(关于本色:写的是我 说的是你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