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之后的宰辅是谁

1、张居正之后的宰辅是申时行继张四维。

2、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病死,他死后不久,便遭到反对派的诬陷。张四维出为内阁首辅。次年,张四维老父去世,他回家守丧。内阁中就数申时行资格老了。于是,申时行继张四维出任内阁首辅。

3、张居正(1525年5月24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荆州),故称之“张江陵”。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之后,内阁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即处理皇帝和百官社稷的关系。阁臣一旦以社稷为重,自己过分出力,就会威胁到皇权,大有功高震主之嫌,难免成为第二个张居正;可是完全依附皇帝,又被天下士人耻笑,内阁首辅的位子实为困难。

在张居正之后,首辅张四维任职不久,就丁忧归乡,继而申时行任职首辅。申时行任职近9年,期间秉持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在有志于江山社稷的同时,努力消除皇帝对臣下的疑惑,并尽量以柔和的方式劝谏皇帝。申时行任职期间,开创了万历朝第二治世。

申时行,字汝默,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张居正得势之后,申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被张居正喜爱,成为张居正一派的成员,从此官运亨通。申时行是继张居正、张四维之后(没算万历元年被罢免的首辅高拱)万历朝第三位首辅。

万历幼年登基,张居正总览国政,万历也对他言听计从。张居正得到了太傅、太师等最高荣誉称号,恩宠无以复加。但是张居正太“飘”了,他的政治强势和取得的政绩压得皇帝完全喘不过来气。甚至张居正死后,其政治影响还在,这让万历好不自在。

最终万历皇帝决定清算张居正!张居正后人被抄家、虐待而死,万历甚至一度打算给张居正开棺戮尸。一通惨酷的清洗下来,大臣们噤若寒蝉,在权力分配上再也不敢挺内阁而分皇权了。

再说第二位首辅张四维。在张居正叱咤风云的时候,张四维甘居次位,一切以张居正马首是瞻。张居正死后,《明史》载“(张四维)既得政,欲大收人心”启用了张居正排斥的官员,逐步废弃了张居正新政;对张居正的“好朋友”冯保,张四维的门生和言官们一起弹劾,万历下旨“奴辈盗我威福,久其急诛之”,冯保的势力荡然无存。之后张四维因丁忧归乡,首辅一职就由申时行代替。

通过前两位首辅的遭遇,申时行学到了为臣之道:首先就是不和皇帝为敌,冒犯皇权,因为首辅的权势无论多大,都是沙上楼阁,生死兴衰的命运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出身张居正门下的他,又不甘尸位素餐,只能学习张四维,圆滑行事,因势利导,如履薄冰,卧薪尝胆。

栗僳族简介

俗话说得好“不怕反派演得坏,就怕反派特别惹人爱”。对于影视剧中的一些反派角色,小伙伴们大多都有种恨得牙痒痒的感觉,但也有一些反派人物让人恨不起来。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影视剧中都有哪些让你恨不起来的反派角色。

01、《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

祁同伟是社会中“寒门”人物的“杰出”代表,出身贫穷,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知名大学。在学校被称为“政法系三杰”,十分上进。但是在毕业后眼看着师弟们平步青云,进入重要部门工作,自己却被分配到了偏远山区。

对此,他十分不甘,进入缉毒大队,想要逆天改命却发现只是虚妄。身中三枪,差点丢掉性命,幸得一老人搭救,才化险为夷。后被评为“缉毒英雄”,但是形式大于内容,依旧难以改变自身现状。

经历种种,终觉悟,委身名门人物梁璐,也从此彻底“黑化”。后东窗事发,吞枪自尽,一代悲情人物终“落幕”。拿命运当赌注,想要胜天半子的祁同伟让许多观众根本恨不起来。

02、《太极张三丰》中的董天宝

董天宝,天赋异禀,因为偷学技艺的缘故被赶下山(一同下山的还有李连杰饰演的张君宝)。两人下山后遭遇种种不公待遇,张君宝生性善良,对此不以为然。但是董天宝却因此“黑化”,投身于刘公公,甚至背信弃义出卖队友。后董天宝被张君宝(张三丰)为民除害,但是他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被奉为影视经典。

03、《花千骨》中的杀阡陌

在别人眼中,他是大魔头,但是在花千骨眼中他就是守护神。作为七杀殿的魔君,杀阡陌心狠手辣,但是却对花千骨百般疼爱,只想要她一生平安。为了花千骨的安全,他不惜单挑整个天下。虽然是反派人物,但是他对花千骨的爱让许多人动容,根本恨不起来。

04、《无心法师》中的岳绮罗

身形瘦弱,外表单纯,但是却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起初他利用张显宗,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随着张显宗的真心付出,最终感动岳绮罗。在张显宗死后,岳绮罗为了他可以说是倾尽所有,但是最终也没能救活对方。她的那句“世间再无张显宗,无人爱我岳绮罗”,让许多观众感叹不已。可爱的面容,和张显宗感人的恋情,让大众根本对她恨不起来。

除此之外,《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潜伏》中的李涯、《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小鱼儿与花无缺》中的江玉燕、《画皮》中的九霄美狐小唯、《武林外史》中的白飞飞、《甄嬛传》中的华妃、《云中歌》中的霍成君等人虽然也都是反派,但是观众也大都恨不起来。

一部经典作品中,不仅正派人物会让我们铭记,剧中的反派人物也会让我们记忆犹新。经典作品是需要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出色表演,也正因此每一个努力付出,用心演出、品行端正的影视工作者也都需要我们的尊重和支持。

中国姓氏关于栗姓的一切

 栗僳族简介

 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栗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栗僳族自治州和维西栗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栗僳族有自已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栗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栗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栗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栗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栗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栗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栗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光。传统节日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

 ?栗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栗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栗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栗僳族历史

 栗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 栗粟两姓蛮” 或“ 栗蛮” 及“ 施蛮” 、“ 顺蛮” ,均属“ 乌蛮” ,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 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 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栗僳族溶进了不少其他民族的血缘。

 栗僳族音乐

 栗僳族约有四十七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栗僳族自治县及四川省的西昌等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栗僳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

 栗僳族有优美的叙事诗和民歌, 民歌曲调尤其丰富, 有的高亢激昂, 有的低沉感伤, 即兴式的演唱, 富有感染力, 把人们带到了栗僳族的村寨。

 栗僳族礼仪

 栗僳族庆节

 ?栗僳族人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节、收获节、火把节、中秋节和刀竿节。? ?

 阔什节(年节)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过年节也为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一,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

 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刀竿节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据说上刀竿是为了使?栗僳族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栗僳族有自己的历法,公历一月是他们的过年月,由于各地的习惯和历称的方法不同,过年的时间也就前后不一。以怒江地区?僳族来看,大约夏历十二月五日至第二年正月十日左右为过年时间。到时男女老少身着新衣、抬出酒罐,杀猎宰羊,互相馈赠。小伙子们拿出心爱的琵琶,姑娘们打扮得格外漂亮,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谈笑,在欢乐的气氛中尽情歌舞。同时举行对歌、跳“锅庄”、射弩比赛等活动。栗僳族人把过年称为“盍什”节。过多长时间,各地,甚至各村寨都有所不同,有的过十天,有的过十五天,但一般就是在“过年月”里过“盍什”节

 栗僳族有民能歌善舞,不论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又唱双跳,而尤为喜欢对歌,特别到了过年,歌手们的对歌可以连续对上几天不断。解放后沪水、贡山、云龙一带的?僳族还有组织温泉对歌的习惯,每年过年之际,都要带上年食,背上行里炊具赶往怒江州府六库以北十二公里处的温泉,参加“汤泉赛歌会”。届时浊泉边上帐蓬林立,人山人海,各地有名的歌手又上一轮,优美动人的歌声此起彼伏,就是到了深夜,歌声仍然在熊熊的待篝火旁回响。这样一年一度的“汤池寨歌会”,一直要进行十多天。

 射弩比赛也是栗僳族年节的重要内容,人们在聚会歌舞的同时,青壮年男子就常常拿出自己心爱的弩弓,于百步以外置一靶子,比试各人的本领。对?僳人来说,弩是必不可少的,几乎家家都有,男子人人都精熟,其弩用野桑或其他硬木制成,弩线用牛筋。一般青年男子用的弩须用很大劲才能上弦,可以称得强弩。弩箭用竹或硬木制成。为了提高弩的威力,?僳人常常在箭头涂上生草乌等剧毒植物的汁液,这样起到“见血封喉”,射中即亡的作用。

 由于地区不同,各地L年的活动也不同,有的过年要首先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一年的辛劳;有的要在家门栽种松树一株,让其代表山神,以酒肉祭奠;有的则要把年食在人们吃喝之前舀一小勺让狗先吃,因为他们认为世上五谷的种子,是狗历尽千辛万苦的飞到天宫中要来,所以要首先慰劳狗的这一大功劳。

 除了过“盍什”节外,栗僳一般在其他统一节日,只是在怒江有的地区以公历十月间(?僳自然历的酒醉月),在包谷收获后的半个月内过收获节,节日之际,村村寨寨煮酒杀猪,聚会吃喝,对歌跳舞,昼夜不散。

 栗僳族婚俗

 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

 栗僳族服饰

 ? 栗僳族男子一般上穿或长或短的麻布衫,下着及膝黑裤,头戴黑色包头,身背革制箭包和砍刀,左耳戴珊瑚耳坠。德宏栗僳族男子佩戴长刀,颈戴贝壳颈圈,身背手工缝制缀有红绿色小绒球的花包,穿白色护腿。女子多穿长百褶裙,也有穿黑色长裤,系围裙,用青布包头,身背手工缝制的挂包,头戴白色砗磲片和红白珊瑚珠子串成的“ 噢乐” 。有的绚丽多彩,有的典雅大方,极有特色。

 栗僳族饮食

 ?僳族普遍日食三餐。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即在做饭时,先把米放入锅内熬煮,中间更换两次水,待米快熟时,放进青菜、白菜直至菜烂。平时很少单做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全家围着火塘就餐。用作煮粥的米通常有玉米和荞麦。因大米种植较少,只有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才用大米做粥。

 居住在丽江的?僳族喜食阴玉米饭,所谓阴玉米是指秋天刚熟的玉米包,去包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阴干储存。食用时将玉米粒搓下,用木难舂去表皮,加上四季豆、猪头或猪排微火煮食,作为佳馔。大部分?僳族都喜食玉米爆成的玉米花。

 ?僳族的肉食来源有家庭饲养的猪、牛、羊、鸡肉和捕猎的麂子、岩羊、山驴、野牛、野兔、野鸡和河里的鱼,肉类的食用方法大都采用把肉抹上盐,放入火塘中烧烤后食用。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芋头和各种瓜菜、薯类,辅以橘子、桃、花红、梨、季等多种水果。因当地盛产漆油,所有菜肴均用漆油烹制。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漆油煮甜酒被认为是产妇补虚的上等食品。

 ?僳族家家都养蜂,少则4、5群,多则十几群,每年秋季,家家都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酿酒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10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数不高,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

 ?僳族喜饮一种麻籽茶。制作麻迷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在贡山一带的?僳族,受当地藏族生活方式的影响,也有喝酥油茶的习惯。

 典型食品:有漆油酒、清水煮小猪、猪蹄珍珠粥等。

 栗僳族建筑

 按照僳族人的传统习惯,修建房屋必须在一日之内盖成,否则即认为不吉利。为保证在一日之内建成房屋,房主人必须依靠家族亲友及村邻通力合作,即僳语称之为“ 瓦爪” 的形式。盖房的前几天,由房主人通知众亲友。事前就分别凑够了各建筑材料,然后请巫师择定吉日,届时所有被邀请的亲友和邻居一齐动手,一日之内即告完成。房主人视经济条件款待相帮的亲友。

 有的地方的房屋建筑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小竹楼。楼上住人,一般用竹篱笆隔为两格,两间屋中央都设一火塘,备三脚架,作为煮饭烤火之用。晚上,全家围火塘而睡,火塘内终年生火。遇有客人来临,主人则把火塘边让给客人住。竹楼下一般为养牛、猪等牲口用,竹楼四周辟为园地,种以瓜果、蔬菜之类。

 僳族人的这竹楼,简单、实用,它既可以防湿、防兽,且便于搬迁和兴建。一座新竹楼同样在一天之内就要建成,否则认为是不吉利。建时就地取材,全寨相助。新竹楼一旦落成。“ 寨中男女老少便前来祝贺,主人也殷勤地款待大家,摆上各食物,斟满水酒向大家表示感谢,全村寨的男女老少开畅饮,尽情歌舞。

 靠丽江等地的僳族人,建筑则多为全木结构的楼房,烟夙用长约一、二立的方木料垒成;上面覆盖着木板。同时,因受双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少数的僳族人家也建筑土木和砖木结构的房子。

 栗僳族习俗

 怒江地区的? 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食具到温泉处沐浴。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风湿病。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 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

 ? 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在请客时,不论猪肉、羊肉(或牛肉)都愿放入一锅煮若是有贵宾至,还要煮乳猪招待,以两个月刚断奶的小猪为最好。待客要吃独品菜,就餐时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带走。福贡的一些? 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 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 同心酒” ,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

 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添柴;忌伤害蜘蛛;丧事期间,死者的亲友和同村人都禁止吃辣椒,否则被认为是对死者不敬。

一.姓氏渊源

①风俗通:古栗陆氏之后。望出长女。

②路史:战国时有燕国战将栗腹。

③中国姓氏集:清时有栗耀,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④风俗通义:古栗陆氏之后,汉有栗融,字客卿。按,清有嘉庆举人栗应宏。

按《风俗通义》:古栗陆氏之后

远古时代,经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女娲 氏以至神农氏,天下为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 、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在炎黄古史传说体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后依次是神农(炎帝系)、轩辕(黄帝系)等等,至于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等,则是从伏羲氏到神农氏之间过渡的氏族人物,属于太皞系。容成氏和仓颉氏较晚)

据《易·系辞·疏》《礼记正义·序》《帝王世纪》和《汉书·古今人表》等多种史料记载:“太昊庖羲氏没,女娲氏立为女皇,亦风姓,承庖牺制度, 女娲氏没,次有大庭氏,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连氏, 赫胥氏, 尊芦氏, 混沌氏,昊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无怀氏凡十五世,皆袭庖牺之号”。) 可见栗姓出自华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栗陆氏,伏羲后人。

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杀改为栗姓。

考证:栗姓的原姓为李 安使之乱爆发后,长安城中的李隆基西去蜀地,在那时有一个李姓王孙与皇族走散,隐与渭河以北的一座山谷中!而后为敝人耳目,把李通为栗姓!此外,满族中有栗姓。

二.迁徙分布

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来源于大槐树迁民的后人。

比如:临漳县栗岗村:

明洪武十八年,漳河发大水,将原岗村冲毁,后以栗姓为主的村民南迁,另建新村,取村名栗家岗村,后简化为栗岗村。栗岗村现有耕地1314亩,农业人口1152人。

栗辛庄:

据查,明初,栗姓人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名栗新庄,后演变为栗辛庄。栗辛庄耕地面积1230亩,农业人口1103人。

泰安市泰山区栗林庄:因村近栗姓坟地,初名“栗家林”,后演化为“栗林庄”。

山东苍山县芦柞乡小卞庄有200多家姓栗的,离老家---长城镇栗堡不远,才10里路 听说是道光年间遭难了 被抄家了 灭门之灾 很多逃跑了 跑的全国各地都有 附近乡镇也有不少栗姓同宗 比如长城镇前王庄, 三合乡栗皇路,江苏邳县(邳州市)栗家。

总的来说,栗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从东北到中原 从华北到南方湘粤台湾等省均有栗姓后人。

(1)根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三家注》等古籍记载,周朝时晋齐往来密切.主要是亲缘往来和屏周的战争往来,由此带动经济文化往来,这在当时是重要的治政往来需要万方数据和治政往来的基础.齐姜女占据特殊重要地位是肯定的.

(2)晋靖侯的后代,受封在栗(今河北架城县地)的后世孙架枝的孙子架书,曾率下路军随同晋主帅谷G克,于鲁成公二年(公元前590年)援救鲁国同齐军作战.奉之战后,从弈中邱舆击马隆. 古代进军,下路军为左路军团,是支援保障军团.前面解说到,晋军进入今天的博山秋谷地,根据地形看,必用下军,即左路支援保障军团驻守齐鲁主要通道,古莱芜谷.即今天博山到莱芜的主要通道,博山城区一带及神头南出青石关到莱芜的交通要道,有架叔的亲族领兵驻守.而且沿秋谷到今天淄川城子驻兵扎守,同齐国谈判.这样,沿线应该留下架氏后代(贵族将兵亲族).根据实地察勘,沿线确有数量可观的栗氏族群村落分布.特别是古关卡的隘口咽喉地带平阔地,都有栗姓族群村落居住地.(3)晋平公六年(公元前547年)晋国贵族栗逞(架盈,齐庄公三年)获罪逃跑到齐国.晋平公八年,齐庄公暗派亲逞潜回曲沃,齐国随后兵压太行,准备攻晋.但是亲逞败露,齐军撤回,亲氏在晋国遭灭族之灾.栗氏活着的逃到齐国,所以到齐景公三年(公元前542 年)齐国田,鲍,高,架四大族氏共同平灭崔抒氏,庆氏乱政,原本晋国周宗室栗姓家族成为姜姓齐国的公卿贵族.这一史实同时说明,齐国立政不单纯是以姜氏血亲为基础,而是扩展到五姓旺族立政,这比单纯以姬姓宗亲为根基立政的晋国以及周鲁等宗主国进步发展.所以,架姓家族迁人齐国,成为贵族宗支,齐国成为晋国公卿贵族的避难求生地.晋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85年),晋公卿范中行遭四公卿(晋知伯与赵韩魏四卿贵族)攻灭分割土地的灾难,两个儿子跑到齐国避难求生.就连晋国的国主晋出公,也在内乱中无法在晋国维持统治,在位十七年(公元前453年),要跑到齐国避难求活,可怜死在路上.这些史实证明,晋国姬姓宗室分裂败落,难承唐叔虞开业的祖祭.迁到齐国来的姬宗大族(周宗亲族),亲氏,范氏(架,范都是姬姓宗支受封邑立氏的周宗族)这些重要宗族,必定要在齐国立宗祀祭祖亲.问题是宗族分支不能再立唐叔虞庙祀,立母系先族神祀庙祭是唯一可行并且能标志宗亲关系的可行途径,立姜氏女母神庙祭,成为亲,范氏等晋宗亲必行的祖祭方式.齐国政权更迭与权力争斗严重,栗,范氏难立足,迁徙国都外,或者南迁古莱芜谷,即今天博山到莱芜,沂源等地带鲁国地域,方便好活.因为亲叔将兵散布在这里有栗氏族群居落, 范氏(范中行祖为晋重卿士燮,鲁成公二年为晋都克副将在弃中秋舆,今博山地与齐军作战)也有族群居落,所以沿古"宾中"出峡谷到今天博山神头地域的开阔地,晋宗族架,范氏族群居落地建母祖祭庙"颜(宾)文姜"祠成为必然.同时利于宣扬齐国地域附近应该有架,范氏的祖莹地).

三.历史名人

栗 融:汉代人,字客卿。

栗应宏:清代嘉庆举人。

栗 腹:战国时有燕国战将,路史。

栗 耀:清时浑源人,字仲然,道光时进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栗成金:1933年10月1日生于河南林县,籍贯河南省林州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教研室,教授。60年去"苏联"学习2年后在北航高分子材料专业任教至今,先后承担非金属材料、塑料模具设计、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制品工艺等专业课教学;科研成果有:"复合材料旋冀用预浸胶机"研制,获航空工业部科技进步3等奖;"复合材料旋翼"研制,获航空部科技进步2等奖;"棉杆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叶片"研制,在"七届"全国复合材料会议文集;"聚四氟乙烯材料间及其与其他材料间粘接技术"研究,被成功应用,获校科技成果4等奖;"缠绕成型两端具有外弯边,内衬F-4膜层的筒形件"研制,在加拿大国际复合材料学术会议发表;"多功能微机控制预浸胶机"研制,1994年通过部级鉴定:"该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技术先进,功能齐全,适用范围广,属国内首创,国内外查新确认,尚未见到公开发表的同样研究内容"。本项目服务于研制或生产复合材料预浸料,包括各种纤维粗、细纱(或布)供应;去湿;供胶和浸胶;烘干;冷却;揭、垫隔离层;纵切;收卷等;可进行液、熔、膜浸;制胶膜:单带或多带同时浸;各种质量参数均能有效调控,获航空部科技进步2等奖;获国家发明奖3等奖;纤维预浸渍工艺及装置研究,获航天部科技进步2等奖;获光华科技基金奖3等奖;获政府特殊津贴。传略被载入"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家大辞典"、"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世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人物大典"、"中国专家人才库"。

栗淑敏:女,1943年11月生,河南滑县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天津一中史地学科组组长,高级教师,教科室教研员,天津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天津和平区地理学会理事长。对教育教学工作兢兢业业,曾多次在市、区做观摩课、地理教学手段改革展示、教学模式理论讲座等。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地理教学工作,所教学生地理高考成绩名列天津市前茅,曾在天津市地理高考复习经验交流会上发言。参加中央教科所组织的“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中学学科能力目标与培养”的研究,并于1990年出版《中学学科能力目标与培养》地理分册一书。参与举办全国“中学学科能力目标与培养”学习班的组织工作,并在学习班发言。1998年带领地理学科组研究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手段,并编写和制作“月相的变化”计算机教学软件,此软件在首届全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软件研究会上演示,荣获一等奖。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在市级双优课中获优秀奖。参加编写和修改从小学至初中年级活动课程活页材料。1998年参加高中课改实验学科课程导学丛书——史地分册的编写,并于1999年出版。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天津市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

栗颖达:1939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海南分会副理事长、海南省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海南省卫生系列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成员、广东微侵袭神经外科治疗中心学术顾问。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疗系。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在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病、脑脓肿、脑积水等疾病诊治方面有精深的研究。1986年参加中国医疗队援外时,因业绩突出获几内亚比绍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参与研究的一项科研成果,1983年获贵州省政府荣誉奖;1984年获贵州省卫生厅一等奖。主持研究的三项科研成果1992年以来分别获得三亚市科技进步一、二、四等奖,有两项科研成果载入《中国技术成果大全》1991年第17期和《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发表论文40余篇,曾赴曼谷、新加坡、奥地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交流论文3篇,代表作有“垂体卒中”。“非肿瘤性大脑导水管梗阻及正中孔粘连”、“谈颅脑手术的止血技术”等。1996年获省政府授予“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1997年获“三亚市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栗 杰:1961年11月生,内蒙古准格尔旗人,中专文化,主治医师,内蒙古准格尔旗卫生防疫站工会主席、结核病防治所所长。1982年于伊克昭盟卫生学校毕业后,先后在大路峁卫生院和榆树清中心卫生院工作;1992年被调到准格尔旗卫生防疫站工作;1995年从事卫生防疫站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承担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此项目在内蒙古西部属首次实施,项目实施3年来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和自治区结防所的要求,1997年底被自治区卫生厅评为全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先进集体。

栗全喜:1949年7月生,内蒙古准格尔旗人,中共党员,初中文化,助理经济师,内蒙古准格尔旗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1964年10月在准格尔旗五字湾乡手工业合作社参加工作;1979~1998年在准格尔旗建筑公司工作,先后任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1998年5月任准格尔旗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栗志孝:1930年12月生,陕西府谷人,现就职于伊克昭盟东胜市饮食服务公司,盟、市政协委员,东胜市第三届政协常委,东胜市工商联副主任。是伊克昭盟东胜市有名的糕点师傅,东胜市糕点饮食门市部创始人,多次被评为东胜市饮食服务先进个人,并受到奖励。1949年前在家学艺,主要是靠做样点为生;1949~1953年在伊金霍洛旗种地;1953年春到东胜开糕点销;1956年公私合营参加工作,创办糕点门市部,任经理。糕点门市部由4人发展到35人,为国家创利100多万元,由小店铺发展建成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曾带队到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学习糕点制作,使东胜市糕点品种、质量大有提高,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群众糕点食品供应做出了贡献。

栗润泉:1932年3月生,河北省抚宁县人。副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河北秦皇岛教育学院中文科主任,兼任河北省教育学院系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现已退休。主要业绩:1950年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教导主任;中学语文教师、教研组长;大学副教授等职。50年代起在地方报刊上发表儿童文学、散文、诗歌。曾参加江苏常熟程癯鹤老先生主办之“嘤鸣诗社”在《嘤鸣》诗集上发表古体诗多首。到高等学校任教后曾参加北方五省协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辽宁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撰写了《张天翼:〈华威先生〉》;参加编写了《中国现代文学提要》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并撰写了书中的《张天翼》、《沙汀》、《艾芜》等章节,参与该书的审稿与修改工作;参加编著了《新中国文学四十年》连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发表古体诗《游北戴河海滨》,收于《全国诗社诗友作品选萃》(群言出版社1992年版);《中秋怀友人》,收于《中华诗词佳作选》;(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出版)《无题》收于《当代千家诗词选》;(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参与主编《新时期100部中篇小说漫评》,任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自1979年起连续获秦皇岛市教委先进工作者、记功、记大功奖,被评为优秀党员。曾获秦皇岛市100名优秀知识分子荣誉称号。

栗 俐:1941年4月生,云南昆明市人。副主任医师,现在云南中医学院中医门诊部和云南省药材公司“延寿堂”老店应诊。1962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38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妇科疾病及内儿科疑难杂症。笔者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人的精神状态,脏腑功能,气血运行情况,认真辨证施治,审证求因,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通因通用,以通为用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新陈代谢,驱除病邪,平衡阴阳,使身心恢复健康。曾撰写“120例瘀血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刊载于《云南中医药杂志》1991年第5期。 栗 蕊:女,1934年9月6日生,山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副主任、副主任医师。1950年从师那松山老师学习中医(那老在安定医院名医);先后学习"中医经典"等针灸学,同时向曹希平医师学习临床(曹医师北京市中医医院院长);1953年参加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门诊部工作,在针灸科工作,由于工作方便当时中医师进修学习都在中午、晚上、讲课,因此我便去中医进修班进修到了两年西医。医疗特长与成就:1957年经北京市卫生局考试针灸医师合格,便正式搞针灸专科,治疗专治(甲状腺瘤、甲亢、甲低)针灸治疗手法比较专长,同一般医师手法不一般。"采用针灸综合治疗法治疗'瘿'(甲状腺肿)906例疗效观察"参加山西治疗甲状腺会议论文资料。"针刺治疗瘿病体会"1964年北京学会年论文等;1982年参加国际第一届第二届针灸针麻会议,住院观察针灸治疗甲亢112例疗效分析,被市科委评为科研成果三等奖。

本文来自作者[张廖付敏]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zhishi/202508-12071.html

(5)
张廖付敏的头像张廖付敏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张廖付敏的头像
    张廖付敏 2025年08月02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张廖付敏”

  • 张廖付敏
    张廖付敏 2025年08月02日

    本文概览:1、张居正之后的宰辅是申时行继张四维。2、万历十年六月,张居正病死,他死后不久,便遭到反对派的诬陷。张四维出为内阁首辅。次年,张四维老父去世,他回家守丧。内阁中就数申时行资格老...

  • 张廖付敏
    用户080208 2025年08月02日

    文章不错《张居正之后的宰辅是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