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有哪些部队

平津战役国民革命军(1948、11、29-1949、1、31)作战序列

国民党华北剿总

总司令:傅作义

副总司令:上官云相 、冯钦哉、吴奇伟、宋肯堂、邓宝珊、刘多荃、李文、郭宗汾

参谋长:李世杰

副参谋长:郑长海、梁达哉、康壮秋

一:张家口防区

第11兵团:

司令:孙兰峰

副司令:朱矩林

参谋长:贾璜

105军 军长:袁庆荣 副军长:杨维垣 参谋长:成于念

辖:210师-李思温

251师-韩天春

259师-郭济堂

整编骑兵第5旅-卫景林

整编骑兵第11旅-胡逢泰

整编骑兵第12旅-鄂友三

二:北平防区

第4兵团:

司令:李文

副司令:周体仁

16军 军长:袁朴 副军长:冯龙

辖:22师--黄剑夫

94师-周士嬴

109师-严映皋

94军 军长:郑庭锋 副军长:朱敬民

辖:5师-杨培德

43师-王治熙

121师-韩悌

305师-姚葛民

第9兵团:

司令:石觉

副司令:蔡剑铭、骆振韶

3军 军长:骆振韶(兼) 副军长:胡冠天

辖:4师-郑邦杰

89师-胡冠天(兼)

155师-杨齐

297师-欧孝全

299师-巫剑锋

31军 军长:廖慷

205师----邓文禧

35军 军长:郭景云 副军长:王雷震、朱大纯

辖:101师-冯梓

262师-朱大纯(兼)

267师-温汉民

101军

军长:李士林 副军长:张辑成、刘本厚

辖:271师-栾乐山

272师-刘化南

273师-郑海楼、

104军 军长:安春山副军长:王宪章

辖:250师-王建业

258师-张惠源

269师-慕新亚

309师-赵树桥

310师-张副元

311师-孙英华

新编骑兵第4师-刘春方

三:天津、塘沽防区

第17兵团

司令:侯镜如

副司令:刘春岭、林伟俦

参谋长:李荻秋

62军军长:林伟俦(兼)

辖:67师-李学正

151师-陈植

157师-何宝松

317师-?

92军军长:黄翔

辖:21师-张伯权

56师-周中砥

142师-王凤歧

318师-刘元伯

87军军长:段沄

辖:220师-路静澄

221师-王永树

222师-周雨震

交警5师-杨遇春

独立95师-朱致一 (赵子龙师)

86军军长:刘云翰副军长:范玉生

辖:26师-张越群

284师-罗先文

293师-陈赝华

天津警备司令部

司令:陈长捷

副司令:秋宗鼎

辖:184师-杨朝纶

326师-紫玉峰

333师-宋海潮 王殿臣(代)

张家口地区部队序列

驻张家口部队

  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孙兰峰,副司令官朱矩林

辖:暂编第四军,军长袁庆荣,副军长杨维垣,参谋长成光耀

  第二一○师,师长李思温

  暂编第十一师,师长张副元

骑兵第五旅,旅长卫景林,副旅长王孝模

骑兵第十一旅,旅长胡逢泰,副旅长郁复义

  其他部队

第二五八师,师长张惠源

独立野炮营,营长张令功

独立铁甲车大队,队长李修天

侦察总队第一大队,队长董玉庆

辎重汽车兵第一团第一营

  保安部队,由察哈尔省保安副司令靳书科指挥,配合第十一兵团作战:

察哈尔省保安第三团,团长刑俊杰

察哈尔省保安第四团,团长张茂青

察哈尔省保安第五团,团长张兴成

驻张北部队

  整编骑兵第十二旅,旅长鄂友三

  暂编骑兵第二旅,旅长张秉义

  骑兵第二总队,总队长安恩行

驻宣化部队:

独立三一八师,师长张进修(即一○一军二七一师)

塘沽地区部队序列

  津塘防守区兼第十七兵团

司令官侯镜如

副司令官刘春岭

参谋长李荻秋

第八十七军,军长段沄

第二二○师,师长陆静澄

第二二一师,师长王永树

第二二二师,师长周雨寰

第九十二军第三一八师,师长刘元伯,副师长彭淮霖,参谋长宋铨夏

(该师是第九十二军新成立的预备师)

独立第九十五师,师长朱致一,副师长郭栋,参谋长张肇安

交通警察第三旅,旅长杨遇春,参谋长陈畴

保安第五团,团长楚子英(原滦宁县县长)

津唐水上保安队

(一说:第十七兵团的建制序列是六十二军和九十二军)

三大战役国民党

辽沈战役

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卫立煌

副总司令 杜聿明 郑洞国 范汉杰 梁华盛 孙渡 万福麟 张作相 马占山 陈 铁 参谋长 赵家骧

锦州指挥所 主任 范汉杰 副主任 贺 奎

第1兵团 司令官 郑洞国(兼)

新7军 军长 陈 鸿 新38师 师长 陈鸣人 暂56师 师长 张炳言 暂61师 师长 邓士富

第60军 军长 曾泽生 暂21师 师长 陇 耀 暂52师 师长 李 嵩 第182师 师长 白肇学

第6兵团 司令官 卢浚泉

第93军 军长 盛家兴 暂18师 师长景 阳暂20师 师长 王世高 暂22师 师长 李长雄 184师 杨朝纶

第5军 军长 刘云瀚第23师 师长 张越群暂50师 师长 罗先之暂60师 师长 陈膺华

新8军 军长 沈向奎暂54师 师长 黄建镛暂55师 师长 安守仁第88师 师长 黄文徽

第54军 军长阙汉骞 第8师师长周文韬暂57师 师长 关茂榛 廖楚藩 第198师 师长 张 纯

第8兵团司令官 周福成

第53军 军长 周福成(兼)暂30师 师长 张儒彬 第116师 师长 刘德裕第130师 师长 王理寰第207师 师长 戴 朴

第1旅 旅长 李定一

第2旅 旅长 王启瑞

第3旅 旅长 许万寿

第9兵团司令官 廖耀湘

新3军 军长 龙天武第14师 师长 许 颖第54师 师长 宋邦纬暂59师 师长 梁铁豹

新6军 军长 李 涛新22师 师长 罗 英暂62师 师长 刘梓皋第169师 师长 张羽仙

新1军 军长 潘裕昆新30师 师长 文小山新50师 师长 杨 温暂53师 师长 许赓扬

第49军 军长 郑庭笈第79师 师长 陈 衡第105师 师长 邹玉桢第195师 师长 罗莘求

第52军 军长 刘玉章第2师 师长 平尔鸣 尹先甲 郭永和第25师 师长 李运成

第71军 军长 向凤武第87师 师长 黄 炎第91师 师长 戴海容

第17兵团司令官 侯镜如

第62军 军长 林伟俦第67师 师长 李学正第151师 师长 陈 植第157师 师长 何宝松

第92军 第21师 师长 李荻秋

第39军 军长 王伯勋第103师 师长 曾元三第147师 师长 张家宝独95师 师长 朱致一

“剿总”直辖骑兵司令部司令官 徐 梁骑1旅 旅长 关邦杰骑2旅 旅长 张志恒骑3旅 旅长 李荣春

淮海战役——六大兵团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 司 令 刘 峙副总司令 杜聿明 孙 震 刘汝明 冯治安 韩德勤 李树正

参 谋 长 李树正

前进指挥部主 任 杜聿明副 主 任 孙元良 赵家骧参 谋 长 舒适存 副参谋长 文 强

第2兵团司令官 邱清泉

第5军 军长 熊笑三第45师 师长 郭吉谦、 崔贤文第46师 师长 黄宗颜、 陈辅汉、 郭方平第200师 师长 周 朗

第70军 军长 高吉人、 邓军林第32师 师长 龚时英第96师 师长 邓军林、 刘志道 第139师 师长 唐化南

第72军 军长 余锦源第34师 师长 陈渔浦第122师 师长 熊顺义第233师 师长 李 芝、 徐 华

第74军 军长 邱维达第51师 师长 王梦庚第57师 师长 冯寄异第58师 师长 王奎昌

第12军 军长 舒 荣第112师 师长 于一凡第238师 师长 徐有成 新44师 师长 王屏南 耿哲骑一旅(兵团直属) 旅长 陈 陶、张荣甲

第6兵团 司令官 李延年

第39军 军长 王伯勋第103师 师长 曾元三 第147师 师长 张家宝

第54军 军长 阙汉骞第8师 师长 周文韬、施有仁第198师 师长 张 纯第291师 师长 廖定藩

第96军 军长 于兆龙第141师 师长 甫兆武第282师 师长 肖续武、章毓金

第99军 军长 胡长青第92师 师长 艾 瑗第99师 师长 杨 达第268师 师长 李慎言

第7兵团司令官 黄百韬

第25军 军长 陈士章第40师 师长 曾正我第108师 师长 李世镜第148师 师长 刘清昶

第44军 军长 王泽浚第150师 师长 赵璧光第162师 师长 杨自立、何葆恒

第63军 军长 林 湛、陈 章第152师 师长 雷秀民第186师 师长 张泽琛

第64军 军长 刘镇湘第156师 师长 刘镇湘(兼) 陈庆斌(代)第159师 师长 刘绍武 钟世谦

第100军 军长 周志道第44师 师长 刘声鹤第63师 师长 盛 超

第8兵团司令官 刘汝明

第55军 军长 曹福林第29师 师长 荣光兴第74师 师长 李益智第181师 师长 米文和、 刘兴远

第68军 军长 刘汝珍第81师 师长 葛开祥第119师 师长 刘广信、 张勋亭、 刘铁钧第143师 师长 崔贡琛、 阎尚元、 王保谦、 李金玉

第12兵团司令官 黄 维

第10军 军长 覃道善第18师 师长 尹 俊第75师 师长 王靖之第114师 师长 夏建绩

第14军 军长 熊绶春第10师 师长 潘 琦第85师 师长 吴宗远

第18军 军长 杨伯涛第11师 师长 王元直第49师 师长 何竹本第118师 师长 尹钟岳

第85军 军长 吴绍周第23师 师长 黄子华第110师 师长 廖运周(起义的)第216师 师长 谷允怀

第13兵团司令官 李 弥

第8军 军长 李 弥(兼)、 周开成第42师 师长 石建中、 伍子敬第170师 师长 杨绪钊第237师 师长 孙进贤

第9军 军长 黄 淑第3师 师长 周 藩第166师 师长 萧超伍第253师 师长 王青云

第115军 军长 司元恺第39师 师长 韩肇琏第180师 师长 陈芳芝

第16兵团司令官 孙元良

第41军 军长 胡临聪第122师 师长 张宣武第124师 师长 严 翊

第47军 军长 汪匣锋第125师 师长 陈 玲第127师 师长 李家英 张光汉

第1绥靖区司令官 周 渤

第4军 军长 汪作华第59师 师长 林方策第90师 师长 唐 连

第21军 军长 王克俊第145师 师长 李志熙第146师 师长 戴傅薪

第51军 军长 王 炎第41师 师长 刘国卫第113师 师长 王 匡

第66军 军长 罗贤达第13师 师长 第185师 师长

第28军 军长 李 喦、刘秉哲第52师 师长 第90师 师长 李西开

第3绥靖区司令官 冯治安

第59军 军长 刘振三第38师 师长 杨千三第180师 师长 崔振伦

第77军 军长 王常海第37师 师长 李宝善第132师 师长 过家芳

第20军 军长 杨干才第133师 师长 景家模第134师 师长 李介立

第107军 军长 孙良诚第260师 师长 王清瀚第261师 师长 孙玉田

平津战役

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 傅作义

副总司令 陈继承 刘多荃 上官云相 宋肯堂 邓宝珊 吴奇伟 冯钦哉 郭宗汾参谋长 李世杰

第4兵团司令官 李 文

第16军 军长 袁 朴第22师 师长 黄剑夫第94师 师长 周士瀛第109师 师长 严映皋

第94军 军长 郑挺锋、 朱敬民第5师 师长 杨培德第43师 师长 王治熙、 饶启尧第121师 师长 韩 悌第305师 师长 姚葛民

第9兵团司令官 石 觉

第13军 军长 骆振韶第4师 师长 郑邦杰第89师 师长 胡冠天第155师 师长 杨 齐第297师 师长 欧孝全第299师 师长 巫剑峰

第31军 军长 廖 慷第205师 师长 邓文禧

第35军 军长 郭景云第101师 师长 冯 梓第262师 师长 朱大纯第267师 师长 温汉民

第101军 军长 李士林第271师 师长 栾乐山第272师 师长 刘化南第273师 师长 郑海楼

第104军 军长 安春山第250师 师长 王建业第258师 师长 张惠源第269师 师长 慕新亚

新骑4师 师长 刘春方

第309师 师长 赵树桥

第310师 师长 张副元

第311师 师长 孙英年

第11兵团司令官 孙兰峰

第105军 军长 袁庆荣第210师 师长 李思温第251师 师长 韩天春第259师 师长 郭济堂

独318师 师长 张进修

整骑5旅 旅长 卫景林

整骑11旅 旅长 胡逢泰

整骑12旅 旅长 鄂友三

第17兵团司令官 侯镜如

第62军 军长 林伟俦第67师 师长 李学正第151师 师长 陈 植第157师 师长 何宝松第317师 师长

第92军 军长 黄 翔第21师 师长 张伯权第56师 师长 周中砥第142师 师长 王凤岐第318师 师长 刘元伯

第86军 军长 刘云瀚第26师 师长 张越群第284师 师长 罗先元第293师 师长 陈膺华

第87军 军长 段 沄第220师 师长 路静澄第221师 师长 王永树第222师 师长 周雨震

独95师 师长 朱致一

第184师 师长 杨朝纶第326师 师长 柴玉峰第333师 师长 宋海潮、 王殿臣(代)

交警第3旅 旅长 杨遇春

[]淮海战役国民党徐州剿总参战部队战斗序列 总司令:刘峙

副总司令:杜聿明、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

参谋长:李树正

副参谋长:章毓金

前进指挥部(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孙元良、赵家骧

参谋长:舒适存

副参谋长:文强、刘伯中、吴宝云

第二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适存、谭辅烈、王长海、高吉人

参谋长:李汉萍

副参谋长:董熙

下辖:

第五军(熊笑三)

第45师(郭吉谦、崔贤文)

第46师(黄宗颜、陈辅汗、郭方萍)

第200师(周朗)

第七十军(高吉人、邓军林)

第32师(龚时英)

第96师(邓军林、刘志道)

第139师(唐化南)

第七十二军(余锦源)

第34师(陈渔浦)

第122师(熊顺义)

第233师(李芝、徐华)

第七十四军(邱维达)

第51师(王梦庚)

第57师(冯寄异)

第58师(王奎昌)

第十二军(舒荣)

第112师(余一凡)

第238师(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军(谭心)

第287师(李芝)

第288师(陈元良)

独立旅(新44师)(王屏南、耿文哲)

骑兵旅(陈陶、张荣甲)

备注:

一、黄宗颜原为暂编14师师长,拨归邱清泉指挥,邱将其与第46师合并,取消暂编师番号,将黄调为第五军副军长。

二、第七十军第96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为快速纵队,师长邓军林兼任纵队司令,周志道为副司令。

三、第181师米文和部是刘汝明系统曹福林第五十五军建制,临时归邱清泉指挥,在马牧集牛王崮附近被歼。

四、济南战役开始时,第七十四军奉命空运济南增援,9月19日济南机场被解放军炮火控制,仅运去第57师7个连,运去部分在济南战役中被歼灭。

五、第122师原为第十六兵团第四十一军建制,第十六兵团单独突围被歼灭后,收容残部编成第122师。

六、第十二军第238师驻灵璧地区整训,在解放军攻占灵璧时被歼灭。

七、第一百一十六军是在包围圈内编成,实际上是一个空番号,余锦源计划以第七十二、第一百一十六军编成一个新兵团,第一百一十六军人员均由第七十二军抽调,未编好即被歼灭。

第六兵团(增援黄维的部队)

司令:李延年

参谋长:梁栋新

下辖:

第三十九军(王伯勋)

第103师(曾元三)

第147师(张家宝)

第五十四军(阙汉骞)

第8师(周文韬、施有仁)

第198师(张纯)

第291师(廖定藩)

第九十六军(于兆龙)

第141师(甫绍武)

第282师(肖续武、张毓金)

第九十九军(胡长青)

第92师(艾瑗)

第99师(杨达)

第268师(李慎言)

备注:

一、李延年原为第九绥靖区司令,因战略需要放弃海州西撤,将所辖第四十四军拨归第七兵团,李率司令部人员撤至蚌埠,加上由海上撤回人员改编为第六兵团司令部,指挥第三十九、第五十四、第九十六、第九十九军四个军。

二、第三十九军原属第十三兵团建制,驻河北昌黎,战役前未赶到徐州,后调蚌埠归第六兵团指挥。该军序列中原有第91师,不在淮海战场,未列入此表。

三、第九十六军原在蚌埠驻扎,曾一度受刘汝明第四绥靖区指挥。

四、第九十六军第41师有写为212师、第282师有写为281师,是否番号更改或另有原因待查。

五、第九十六军原属第十六兵团,1948年10月底调蚌埠守备,后第十六兵团北上,该军留滞蚌埠,归第六兵团指挥。

第七兵团(在碾庄地区被歼)

司令:黄百韬

副司令:黄国梁、唐云山

参谋长:魏翱

下辖:

第二十五军(陈士章)

第40师(曾正我)

第108师(李世镜)

第148师(刘清衵)

第四十四军(王泽浚)

第150师(赵壁光),该师投诚

第162师(李秾)

第六十三军(林湛、陈章)

第152师(雷秀民)

第186师(张泽琛)

第六十四军(刘镇湘)

第156师(刘镇湘)

第159师(刘绍武、钟世谦)

第一百军(周志道)

第19师(赵尧)

第44师(刘鹤声)

第63师(盛超)

备注:

一、第二十五军第148师在宿县被歼。

二、第一百军第19师在济南战役中被歼。

三、第四十四军第162师486团在扬州未归建。

第八兵团

司令:刘汝明

副司令:田镇南、曹福林、米文和、刘汝珍

参谋长:朱秀德、杨然

副参谋长:杨然、李诚一

下辖:

第五十五军(曹福林)

第29师(荣光兴)

第74师(李益智)

第181师(米文和、刘兴远),在马牧集被歼

第六十八军(刘汝珍)

第81师(葛开祥)

第119师(刘广信、张勋亭、刘铁钧)

第143师(崔贡琛、阎尚元、王保谦、李金玉)

备注:

该兵团前身是第四绥靖区。

第十二兵团(在双堆集地区被歼)

司令:黄维

副司令:胡涟、吴绍周

参谋长:肖锐

副参谋长:韦镇福、刘文修

下辖:

第十军(覃道善)

第18师(尹俊)

第75师(王靖之)

第114师(夏建勋)

第十四军(熊绶春)

第10师(潘琦)

第83师(张用斌)

第85师

第十八军(杨伯涛)

第11师(王元直)

第49师(何竹本)

第118师(尹钟岳)

第八十五军(吴绍周)

第23师(黄子华),该师投诚

第110师(廖运周),该师起义

第216师(谷允怀)

备注:

一、第十二兵团归国防部指挥,未明令归徐州剿总指挥。

二、第118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成快速纵队,师长兼任快速纵队司令。

三、1946年整编时,整编11师把原11师33团拨给118旅,后来重新调整故118师有33团番号,而11师有352团番号。

第十三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李弥

副司令:赵季平、陈冰、李九思

参谋长:吴家钰

副参谋长:周羽皋

下辖:

第八军(李弥、周开成)

第42师(石建中、伍子敬)

第170师(杨绪钊)

第237师(孙进贤)

第九军(黄淑)

第3师(周藩)

第166师(肖超吾)

第253师(王青云)

第六十四军(李荩宣,原第九军副军长)

第156师(吴家钰)

第159师(黄志圣)

第一百一十五军(司元恺)

第39师(韩肇琏)

第180师(陈芳芝)

备注:

一、李兵团原辖第八、第九、第三十九三个军,淮海战役前第三十九军在葫芦岛,后调蚌埠归第六兵团。战役后期又将第六十四、第一百一十五军编入序列,这两个军都是仓促成立的,其中第六十四军是空番号,没有什么战斗力。

二、第六十四军原系第七兵团建制,在碾庄被歼。表中所列是在包围圈中成立的,兵员仅有王洪九部改编的独立旅和收容的散兵约4000人,所谓师长均未到职。

三、第39师司元恺部原由安阳空运徐州增援,后扩编成第一百一十五军,第180师原系第三绥靖区第五十九军建制,该军在贾汪起义,未参加官兵收容约3000人编成第180师。

第十六兵团(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孙元良

副司令:曾苏元

参谋长:张益熙

副参谋长:高健、熊顺义

下辖:

第四十一军(胡临聪)

第122师(张宣武)

第124师(严翊)

第四十七军(汪匣锋)

第125师(陈玲)

第127师(李家英、张广汉)

备注:

第125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组成快速纵队,由该师师长兼任纵队司令,副司令为战车二团团长吴文芝。

第三绥靖区(该部在张克侠、何基沣带领下大部分起义)

司令:冯治安

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李文田

参谋长:陈继淹

部队:第五十九军(刘振三)

第38师(杨干三)

第180师(崔振伦)

第七十七军(王长海)

第37师(李宝善)

第132师(过家芳)

总部直辖:第二十军(杨干才)

第133师(景嘉模)

第134师(李介立)

第一百零七军(孙良诚),该部在江苏睢宁投诚

第260师(王清瀚)

暂编25师(孙玉田)

备注:

第二十军于淮海战役后期由华中调津浦铁路南端。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

第一兵团(驻长春):司令郑洞国 新编第7军李鸿(3个师) 第60军曾泽生(3个师,后起义)

第八兵团(驻沈阳):司令周福成 第53军周福成(3个师)

第九兵团(驻沈阳):司令廖耀湘 新编第3军龙天武(3个师) 新编第6军李涛(2个师) (国民党5大主力之一)

新编第1军:潘裕昆(3个师)(国民党5大主力之一)

第49军:郑庭笈(2个师)

第52军:刘玉章(2个师)

第71军:向凤武(2个师)

第207师

骑兵1~3旅

东北剿匪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

</B>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 第93军 盛家兴(3个师)第184师

新编第5军:刘云瀚(3个师)

新编第8军:沈向奎(3个师)

第54军:阙汉鶱(3个师)平津战役国民革命军(1948、11、29-1949、1、31)作战序列

国民党华北剿总

总司令:傅作义

副总司令:上官云相 、冯钦哉、吴奇伟、宋肯堂、邓宝珊、刘多荃、李文、郭宗汾

参谋长:李世杰

副参谋长:郑长海、梁达哉、康壮秋

一:张家口防区

第11兵团:

司令:孙兰峰

副司令:朱矩林

参谋长:贾璜

105军 军长:袁庆荣 副军长:杨维垣 参谋长:成于念

辖:210师-李思温

251师-韩天春

259师-郭济堂

整编骑兵第5旅-卫景林

整编骑兵第11旅-胡逢泰

整编骑兵第12旅-鄂友三

二:北平防区

第4兵团:

司令:李文

副司令:周体仁

16军 军长:袁朴 副军长:冯龙

辖:22师--黄剑夫

94师-周士嬴

109师-严映皋

94军 军长:郑庭锋 副军长:朱敬民

辖:5师-杨培德

43师-王治熙

121师-韩悌

305师-姚葛民

第9兵团:

司令:石觉

副司令:蔡剑铭、骆振韶

3军 军长:骆振韶(兼) 副军长:胡冠天

辖:4师-郑邦杰

89师-胡冠天(兼)

155师-杨齐

297师-欧孝全

299师-巫剑锋

31军 军长:廖慷

205师----邓文禧

35军 军长:郭景云 副军长:王雷震、朱大纯

辖:101师-冯梓

262师-朱大纯(兼)

267师-温汉民

101军

军长:李士林 副军长:张辑成、刘本厚

辖:271师-栾乐山

272师-刘化南

273师-郑海楼、

104军 军长:安春山副军长:王宪章

辖:250师-王建业

258师-张惠源

269师-慕新亚

309师-赵树桥

310师-张副元

311师-孙英华

新编骑兵第4师-刘春方

三:天津、塘沽防区

第17兵团

司令:侯镜如

副司令:刘春岭、林伟俦

参谋长:李荻秋

62军军长:林伟俦(兼)

辖:67师-李学正

151师-陈植

157师-何宝松

317师-?

92军军长:黄翔

辖:21师-张伯权

56师-周中砥

142师-王凤歧

318师-刘元伯

87军军长:段沄

辖:220师-路静澄

221师-王永树

222师-周雨震

交警5师-杨遇春

独立95师-朱致一 (赵子龙师)

86军军长:刘云翰副军长:范玉生

辖:26师-张越群

284师-罗先文

293师-陈赝华

天津警备司令部

司令:陈长捷

副司令:秋宗鼎

辖:184师-杨朝纶

326师-紫玉峰

333师-宋海潮 王殿臣(代)

张家口地区部队序列

驻张家口部队

  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孙兰峰,副司令官朱矩林

辖:暂编第四军,军长袁庆荣,副军长杨维垣,参谋长成光耀

  第二一○师,师长李思温

  暂编第十一师,师长张副元

骑兵第五旅,旅长卫景林,副旅长王孝模

骑兵第十一旅,旅长胡逢泰,副旅长郁复义

在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国民党军为55万人,解放军为70万人。淮海战役;国民党军为80万人,解放军为60万人。平津战役国民党军为60余万人,解放军为100余万人(加上后来入关得东北野战军)。国民党之所后失败由刚开始得优势转为劣施得原因主要可以为这两打类;一个是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军事方面得。一个就是自身政治得腐败,国民党内部离心离德,各怀异心。而且已经失去了全国人民得民心。这一点从淮海战役中就可以看出,在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筹集粮食9.6亿斤,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

民工的支前是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到了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这种空前浩大的人力动员,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如民工支前负担最重的鲁中南区,以第六分区的统计为例,该区共出动49万民工(常备民工17万,临时民工32万,许多临时勤务尚未计算在内)占其总人口300万的16%以上。按惯例,人民负担战争的人力一般不能超过总人口的12%,即八个人中抽一个民工,除去老弱妇孺,几乎是动员了全部的青壮年男性,而此次动员的民工高达总人口的16%,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而永城、夏邑、宿县几乎是全民动员。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从这个数字上你就可以看出国民党得失败不单单事军事上得,而事国民党当时已经大失人心。焉有不败之理。。。。

本文来自作者[星躔]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jingyan/202508-13458.html

(2)
星躔的头像星躔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星躔的头像
    星躔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星躔”

  • 星躔
    星躔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平津战役国民革命军(1948、11、29-1949、1、31)作战序列 国民党华北剿总 总司令:傅作义 副总司令:上官云相 、冯钦哉、吴奇...

  • 星躔
    用户080507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傅作义有哪些部队》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