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松子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海松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海松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化学成份 2.8 性味 2.9 归经 2.10 功能主治 2.11 海松子的用法用量 2.12 注意 2.13 附方 2.14 各家论述 2.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海松子的方剂 2 古籍中的海松子 1 拼音

hǎi sōng zǐ

2 《*辞典》:海松子 2.1 出处

《开宝本草》

2.2 拼音名

Hǎi Sōnɡ Zǐ

2.3 海松子的别名

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

2.4 来源

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取出种子,置干燥处保存。

2.5 原形态

红松,又名:海松(《开宝本草》),新罗松(《纲目》),果松、红果松、朝鲜五叶松。

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余米。树皮灰褐色,鳞状裂开。小枝暗褐色,密生锈褐色茸毛,新枝棕**,密被茸毛。叶针形,5针一束,粗硬,三棱形,长8~12厘米,外侧暗绿色,内侧具5~7排白色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叶鞘早落。花单性;雄花序圆柱状,生于新枝基部,密集成穗状,呈红**;雌花序生于主枝或阅枝的先端,单生或数个集生,有长柄。球果大,卵状长圆形,长9~14厘米,径6~8厘米,初为绿色后变黄褐色;果鳞菱形或鳞状卵形,顶端伸长反曲,有粗毛,各具2粒种子。种子卵状三角形,无翅,红褐色,长12~18毫米,宽9~16毫米。花期5月。果期10~11月。

2.6 生境分布

生长于湿润的缓山坡或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多与阔叶树成混交林。分布东北。

2.7 化学成份

种于含脂肪油74%,主要为油酸酯、亚油酸酯。另尚含掌叶防己堿、蛋白质、挥发油等

在红松的油树脂中含有α蒎烯及β蒎烯、莰烯、蒈烯3、香桧烯、月桂烯、二戊烯、β水芹烯、γ松油烯、对聚伞花素、瑟模环烯、异瑟模环烯醇、4表异瑟模环烯醇、贝壳杉二醇、兰伯松脂酸、兰伯松脂酸甲酯、3,5二甲氧芪、顺式新冷杉烯醇、18降脱氢松香4α醇、19降脱氢松香4(18)烯脱氢15羟松香18酸甲酯、衣兰烯、长叶烯、红松烯。

叶中分离出两个生物堿:4α哌可啉和松里汀。

2.8 性味

甘,温。

①《海药本草》:"味甘,大温,无毒。"

②《开宝本草》:"味甘,小温,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甘辛,气平。"

2.9 归经

入肝、肺,大肠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手少阴心,足厥阴肝经。"

②《要药分剂》:"入肺、大肠经。"

2.10 功能主治

养液,熄风,润肺,滑肠,治风痹,头眩,燥咳,吐血,便秘。

①《海药本草》:"主诸风,温肠胃。"

②《日华子本草》:"逐风痹寒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

③《开宝本草》:"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

④《本草衍义》:"与柏子仁同治虚秘。"

⑤《纲目》:"润肺,治燥结咳嗽。"

⑥《本草通玄》:"益肺止嗽,补气养血,润肠止渴,温中搜风。"

⑦《本草再新》:"润肺健脾,敛咳嗽,止吐血。"

2.11 海松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膏、丸。

2.12 注意

《本草从新》:"便溏精滑者勿与;有湿痰者亦禁。"

2.13 附方

①治风痹寒气,虚羸少气,及五脏劳伤,咳嗽吐痰,骨蒸盗汗,心神恍惚,饮食不甘,遗精滑泄:松实仁八两,麦门冬(不去心)一斤,金樱子、枸杞子各八两,熬膏,少加炼蜜收。每早晚白汤调服十余茶匙。(苏轼)

②治肺燥咳嗽: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每服二钱,食后沸汤点服。(《玄感传尸方》凤髓汤)

③治老人虚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蜡丸桐子大。以少黄丹汤服二、三十丸,食前。(《本草衍义》)

④润心肺,和大肠:松子同米煮粥食。(《士材三书》松子粥)

2.14 各家论述

①《本草经疏》:"海松子,气味香美甘温。甘温助阳气而通经,则骨节中风水气,及因风头眩死肌自除矣。气温属阳,味甘补血,血气充足,则五脚自润,变白不饥所由来矣。"

②《本经逢原》:"海松子,甘润益肺,清心止嗽润肠,兼柏仁、麻仁之功,温中益阴之效,心肺燥痰、干咳之良药也。"

③《玉楸药解》:"松子仁与柏子仁相同,收涩不及而滋润过之,润肺止嗽,滑肠通秘,开关逐痹,泽肤荣毛,亦佳善之品。"

2.15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海松子的方剂 腊享膏

āo处方:猪油2两半,猯油2两半,香油2合半,海松子油1合,松子3两7钱半,黄蜡3两7钱半。功能主...

蜡享膏

āo处方:猪脂2两半,猯油2两半,香油2合半,海松子油1合,松脂3两7钱半,黄蜡3两7钱半。制法:...

莲子粥

肤,肥五脏,补虚羸。主水气。用法用量:每1两用海松子细屑5钱,水1升,同碎米心煮成粥,和蜜少许,长...

三仙粥

济众新编》卷七:方名:三仙粥别名:三仁粥组成:海松子(去皮)1合,桃仁(泡,去皮尖)1合,郁李仁(...

三仁粥

u《东医宝鉴·内景篇》卷四:三仁粥:处方:桃仁海松子仁各9克郁李仁3克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大便秘结...

更多用到中药海松子的方剂

古籍中的海松子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海松子

(宋《开宝》)释名新罗松子。集解志曰∶海松子,状如小栗,三角。其中仁香美。东夷当果食之,亦...

《炮炙全书》:[卷第二果之属]松子

甘,小温。今名为海松子,类枫子而小。海松子甲斐州山中多有之。《炮炙全书》...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巴豆

有。时珍曰∶巴豆房似大风子壳而脆薄,子及仁皆似海松子。所云似白豆蔻者,殊不类。修治弘景曰∶巴豆...

《本经逢原》:[卷三果部]松子

甘温无毒。发明海松子甘温益肺清心,止嗽润肠,兼柏仁、麻仁之功,温中益阴之效。心肺燥痰干咳之良药也。...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中)

探索

以下是字典中的信息

bù jiā sī suǒ

ㄅㄨˋ ㄐㄧㄚ ㄙ ㄙㄨㄛˇ

不加思索

成语解释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宋·黄榦《黄勉斋文集》卷四:“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这讨厌的东西,我倒想把他剪掉。”淑英~地答道。 ◎巴金《春》二

不假思索

冥思苦想

动宾式;作谓语、状语;指欠考虑

sī suǒ

ㄙ ㄙㄨㄛˇ

思索 

◎ 思索 sīsuǒ

[think deeply] 反复思考探索

你试展开一幅地图,思索一下各地的变化,该有多么惊人。——《土地》

索”字的基本信息: suǒ

ㄙㄨㄛˇ

糸,部外笔画:4,总笔画:10

1245554234

CJK 统一汉字 U+7D22FPXIJBVIFEDWZ40903 --------------------------------------------------------------------------------

● 索

suǒ ㄙㄨㄛˇ

 1. 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

 2. 搜寻,寻求:~引。思~。搜~。探~。

 3. 讨取,要:~还。~求。~取。勒~。

 4. 尽,毫无:~然无味。

 5. 单独:离群~居。

 6. 姓。

汉英互译

--------------------------------------------------------------------------------

◎ 索

ask cable demand dull large rope search

方言集汇

--------------------------------------------------------------------------------

◎ 粤语:saak3 sok3 su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ok7 so1 [陆丰腔] sok7 [沙头角腔] sok7 [东莞腔] sok7 [海陆丰腔] sok7 so1 [客英字典] sok7 [梅县腔] sok7 [客语拼音字汇] sog5 [宝安腔] sok7

◎ 潮州话:soh4 sok4

English

--------------------------------------------------------------------------------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 to demand, to exact; to search, inquire; isolated

详细字义

--------------------------------------------------------------------------------

◎ 索 suǒ

〈名〉

(1)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 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2) 同本义 [large rope]。后泛指各种绳索

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说文》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司马迁《报任安书》

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列士·天瑞》

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后汉书·段颍传》

昼尔于茅,宵而索綯。——《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索苇(用苇作成的绳索);索头(绳头);索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

(4) 人的发辫 [pigtail]。如:索葛(头发);索虏(发辫)

(5) 法度 [law]

皆启以商政,疆以 周索。——《左传·定公四年》。 杜预注:“索,法也。”

(6) 链条 [chain]。如:索桥

(7) 中国古地名 [Suo town]。故地在今河南荥阳县。秦末刘邦与项羽战于京、索之间的索,即此地

(8) 索县 [Suo county]。中国汉代建立的县,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属武陵郡,顺帝时更名汉寿。今为湖南汉寿县

词性变化

◎ 索 suǒ

〈动〉

(1) 搜索 [search;try to find out]

索,入家搜也。——《说文》

忘索之。——《史记·范睢蔡泽传》

大索天下。——《汉书·张良传》

举国大索。——《汉书·韩安国传》

延年索怀中,得重劾。——《汉书·严延年传》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

遂闻君将合众于 楚,约与食客门下二个人偕,不外索。——《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遍索不得;搜索(搜查);索隐行怪(深求隐僻的事而行为怪谲)

(3) 寻求;探索 [seek]

探求异闻,采摭典故,解其所未改,申其所未申,故以索隐为名。——唐· 司马贞《史记索隐》自序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 又如:索垢寻庇(无事生非,找荐儿滋事);索摸(寻找,寻觅);索合(寻求志同道合的人);索秘(探索隐微)

(5) 挑选 [choose]

以索马牛。——《左传·襄公二年》

(6) 又如:索牛(挑选出来的好牛);索引(又称引得,把书刊,文献等作品中的重要课题录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以便检索)

(7) 求取,讨取 [demand;ask for]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唐· 杜甫《兵车行》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索战(讨战);索号(回令;求取约定的暗号);索将(索取;求取);索逋(索要欠款);索掯(索取);索句(索取诗句);索米(求取米粮);索命(索取性命);索饭(讨取食物)

(9) 须,应,得 [must]

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元· 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虽无人窃听,也索悄声儿海誓山盟。——白仁甫《元曲选·梧桐树》

(10) 又如:索将(须使);索是(须是,煞是,真是);只索(只得);索须(必须)

(11) 捻绳使紧 [tighten]

传语又称纣力能索铁伸钩。——《论衡·语譄》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屈原《离骚》

(12) 又如:索绳(紧绳)

(13) 搓;绞 [twist]。如:索铁(绞铁成索)

(14) 娶妻曰索 [marry(a woman)]。如:索妇(娶妻)

◎ 索 suǒ

〈形〉

(1) 独自,孤单 [all alone]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晋· 陶渊明《和刘柴桑》

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北国· 庾信《拟咏怀》

(2) 又如:离群索居;索处(索居);索居(独居一方);索索(冷落的样子)

(3) 涕泪流出貌 [tearing]

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庄子·徐无鬼》

(4) 又如:索索落落(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

(5) 索性;干脆 [clear-cut;straightforward]

只是士大夫不青索性尽底里说话,不可专咎人主。——宋· 朱熹《与魏之履书》

(6) 又如:索兴(干脆;直截了当)

(7) 煞是。确是;真是 [certainly]。如:索是(煞是。甚是;真是)

(8) 尽;空 [exhausted]

悉索敝赋,以讨于蔡。——《左传·襄公八年》

(9) 又如:索手(空手);索知(尽知);索空(竭尽);索莫(空乏穷尽的样子);索索(空虚、空乏的样子)

◎ 索 suǒ

〈量〉

(1) 古时民间计量单位,十丈为一索

(2) 古用绳计量长度,因以为计量单位。如:种粟千百索

(3) 计算钱币的单位。古代以绳索穿铜钱,每千文为一索,或称一贯。如:受贿三千索

常用词组

索道 索贿 索解 索尽枯肠 索居 索具 索寞 索赔 索桥 索求 索取 索然 索索 索梯 索喜 索性 索要 索引 索诈 索子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索 ·康熙笔画:10 ·部外笔画:4

《广韵》蘇各切《集韵》《韵会》昔各切,?音?。《说文》作?,草有茎叶可作绳索。从?糸。《韵会》隷作索。《小尔雅》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急就篇注》索,总谓切捻之令紧者也。《书·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驭六马。《诗·豳风》宵尔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疏》心不安之貌。《释文》惧也。 又《书·牧誓》惟家之索。《传》索。尽也。 又《周礼·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殴疫。《注》索,廋也。 又《礼·檀弓》吾离羣而索居。《注》索,散也。 又《左传·昭十二年》八索九丘。《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 又地名。《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有索县。 又姓。《左传·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广韵》山戟切《集韵》色窄切,?音色。同?,求也。《礼·曲礼》大夫以索牛。《注》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韵》蘇故切,音素。《释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注》索,音素。○按《说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说文》在?部。

考证:〔《屈原·离骚》羌内恕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谨照原文恕下增己字。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

卷六?部索

艸有茎叶,可作绳索。从?糸。杜林说:?亦朱木字。蘇各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

艸有茎叶,可作绳索。当云索绳也,与糸部绳索也为转注,而後以艸有茎叶可作绳索发明从?之意。今本乃浅人所?耳。尔雅曰:绋,繂也。谓大索。经史多假索为?字。又水部曰:澌,水索也。索训?。从?糸。?糸者,谓以艸茎叶纠缭如丝也。诗曰: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以艸者,如?秆茅麻是。以竹者,竹部之筊是。以木者,椶櫐之属是。稣各切。五部。杜林说:?亦朱木字。未详。疑当作索亦朱市字。市者,篆文韍也。杜林说索为韍字,从糸?声。与杜林说构为桷字,?为贬损字,畁为麒麐字,鼂为朝旦字,正同。

本文来自作者[白岚]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jingyan/202508-13350.html

(4)
白岚的头像白岚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白岚的头像
    白岚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白岚”

  • 白岚
    白岚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海松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海松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 白岚
    用户080505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海松子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