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纯碱工艺为什么先引入氨气再引入二氧化碳?

网上有关“侯氏纯碱工艺为什么先引入氨气再引入二氧化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侯氏纯碱工艺为什么先引入氨气再引入二氧化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除去硫酸根又不引入新离子的试剂是加过量Ba(OH)2或氯化钡,反应实质为:Ba2++SO42-=BaSO4↓,

过量的钡离子用硫酸根除,过量的氢氧根用盐酸中和,不能够用硝酸钡,因硝酸根离子无法去除,硫酸根和碳酸钠不反应,所以bd符合要求,

故选bd;

(2)①d为导出产生的二氧化碳,e为导出产生的氨气,因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所以d接b,e接a,因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所以实验过程中先通入氨气,

故答案为:b;a;氨气溶解度大,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②检验NH4+的方法是加入强碱反应、加热能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气体,该气体是氨气,从而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故答案为:加入强碱反应,加热能够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液变蓝的刺激性气体;

③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氯化氢能与饱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通过洗气可除掉,所以瓶g内的溶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灼烧一般要在坩埚进行,同时需要的仪器还有坩埚钳、泥三角、三脚架等,

故答案为:坩埚、坩埚钳;

(4)①A极是阴极,电极B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Cl2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Cl2+2I-=I2+2Cl-,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B;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②电解生成的氯气会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次氯酸钠和氢气,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

故答案为:电解生成的氯气会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导致电解最终产物仅是次氯酸钠和氢气,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将酚酞氧化,故溶液不变红色.

因为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氨气,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NaHCO3固体,说明NaHCO3常温下的溶解度减小;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若Na2CO3中混有NaHCO3杂质,可用加热方法将杂质除去.

故填:小;分解;加热.

关于“侯氏纯碱工艺为什么先引入氨气再引入二氧化碳?”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幼萱]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jingyan/202507-4122.html

(6)
幼萱的头像幼萱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幼萱的头像
    幼萱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幼萱”

  • 幼萱
    幼萱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侯氏纯碱工艺为什么先引入氨气再引入二氧化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侯氏纯碱工艺为什么先引入氨气再引入二氧化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

  • 幼萱
    用户072301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侯氏纯碱工艺为什么先引入氨气再引入二氧化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