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流杯池的传说

1. 关于万州流杯池的诗句

关于万州流杯池的诗句 1. 流杯池的万州流杯池

位于万州高笋塘旁的“流杯池”,因北宋黄庭坚曾在“流杯池”宴饮并书写了传世名作“西山碑”而闻名天下,为古万州的一大人文胜景,万州古八景之一,为曲水流觞。流杯池,系一石上凿沟,引水环注其间,而流杯饮酒之处。古时文人墨客围池边,将斟满酒的杯从泉头放下浮于池中,任其漂流,酒杯停于谁的面前,即该谁赋词饮酒。

该池凿于宋嘉祜八年(公元1063年),又称“曲池”,亦称“曲水流觞”。流杯池畔有黄庭坚撰写的《西山题记》石刻,后俗称“西山碑”,属历史艺术珍品。西山碑高1米,宽2.6米,以天然山石一块刻成,碑文173字,字体行书,字径10厘米左右,系黄庭坚挥毫撰写。据史书记载: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黄庭坚顺江东归,道经南浦(现万州),应郡守高仲本之邀,到西山游览。当时诗人见西山山麓(现万州高笋塘一带)鲁池浩瀚、竹柏丰茂、亭榭环绕、僧舍点缀、即兴写成《西山题记》刻于碑上。清朝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万县知县冯卓怀,将“西山碑”拓本送给他的老师曾国藩,曾国藩称道:“海内存世,黄书第一”。

2. 能不能介绍下万州流碑池

万州简介 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新城―万州 万州概貌重庆市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

自东汉设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北周设万川郡。

唐、宋改郡设万州。明洪武六年改称万县。

1935年设万县地区。1992年设四川省万县市,辖8县3区,1998年改设重庆市万州区。

现辖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14个街道办事处、32个镇、45个乡。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

城市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2000年末总人口168万。

素有“川东门户”之称的万州,自古就是川东、渝东、鄂西、陕南、黔东北的物资集散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千百年的沧桑变幻和劳动人民的艰苦 奋斗,使万州发展成为长江沿岸的十大港口城市之一、长江上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设立重庆直辖市后万州成为重庆市内仅次于重庆主城区的中心城市。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的形成,特别是三峡工程库区大规模移民搬迁和开发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投资市场、物资市场和消费市场,给万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万州成为中外瞩目的投资热点地区,为古老而年轻的万州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较好的物资基础,将有利于万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168万州人民将高扬发展主旋律,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万州建设成为三峡库区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中心,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最优的科教文卫金融信息中心,功能最完善的旅游服务中心,重庆市新兴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基地,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重庆市第二大城市。

自然资源万州物华天宝,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岩盐远景储量2860亿吨,天然气控制储量2000亿立方米以上,煤、铁、石灰石、石膏矿也十分丰富。

境内全部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2.36万千瓦,可开发量15.88万千瓦。桐油、柑橘、蚕茧、茶叶、烟叶、榨菜、生猪、山羊板皮质优量大,在全市、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林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旅游资源万州区地处全国 11 条主要旅游线之一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中部,为巴蜀四大旅游城市之一。

现有旅游资源单位 130 余个,旅游小区 13 个,其中市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 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市级森林公园 4 处。主要人文景观有:西山碑、鲁池流杯(曲水流觞)、天子城(天城倚空)、驸马坟、甘宁墓遗址、虬溪书院(演易台)遗址、西山公园、太白公园(西山夕照)、新宝塔、旧宝塔、木枥观等。

主要自然景观有:甘宁青龙瀑布、盐井龙洞、岑公洞(岑洞水帘)、龙泉洞、白水溪、潭獐峡、天仙桥(仙桥虹济、又名石琴响雪)、蛾眉碛(蛾眉碛月)、千斤石(金岛印浮,又名玉印中浮),都历山(都历摩天),大垭口、乌龙池森林公园、戴家岩、泉活、贝壳山避暑山庄。全区有三星级旅游饭店 1 家,二星级旅游饭店 6 家,涉外旅游船和国内旅游船 15 艘,旅行社 7 家。

1999 年接待海内外游客 94 . 65 万人。 基础设施水运:长江横贯境内83公里。

万州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200多万吨,是国家二类水运口岸。万州正在建设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港,年吞吐量1500万吨以上,可常年通行万吨级船队。

三峡工程建成后,其港口地位更为重要,必将成为长江上游水运枢纽之一。 公路:境内公路密集,以318国道和省道万忠(县)、万云(阳)、万开(县)线为主干,与10多条乡镇公路形成路网,通车里程1319公里,年货运量900万吨,客运量4000万人次。

正在兴建的重庆至万州高速公路将在2003年前全线通车。“十五”期间还将建设沿库区高等级公路。

铁路:由四川达川至万州的达万铁路已铺轨通车,成为西北、西南部分地区进入长江到东南沿海的最佳捷径。同时国家已经正式确定建设万州至湖北宜昌的万宜铁路,并将在“十五”期间动工建设,届时万州铁路将与全国铁路形成联网。

空运:距城区中心10公里的4C级万州民用机场正在加紧建设,2002年建成通航后,可全天候起降波音737、757飞机。 能源:全区现有电力装机容量17.9万千瓦。

还有一批电力项目正在兴建。地方电力和三峡工程强大的电力将满足万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电网与地方电网相互协调的三级输变点网络和城乡供电网络已经形成。

通讯:通讯实现了程控化、数字化、光缆化。全区现有市话容量27.6万门,城乡电话普及率8.9%,移动电话用户12.24万户。

供水供气:自来水日供应能力12.7万吨,年供水量达到2000万吨,天然气年供应量2100万立方米,用气普及率在60%以上。 海关:万州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1917年正式设立海关,建国初期撤消。

1998年恢复万县海关,并建立了商检及动、植物检疫机构。

3. 能不能介绍下万州流碑池

白岩仙迹 明朝万历年间,四川按察史曹学铨来万县考察,在他的倡导下,万县知县方登在太白岩山腰修建了“太白祠”,塑李白像祀之。

鲁池流杯宋代以前,此地曾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南浦(现万州)太守鲁友开主持开凿聚水,凿出了一个“池广百亩”的池塘,并在水池中种莲。

尚绕塘“建亭三,名高亭、鉴亭和集胜亭,三亭之前列射棚,植花木。”后成为州人游览之胜地。

人们为纪念他凿池之功,命名为“鲁池”。 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冬,员外郎束庄续任南浦太守,又扩建了鲁池。

据《万县志》记载,束庄首先在池南岸修建一亭,曰:“碧照亭”,取“水之碧波荡漾”之意,又在此亭数步之遥处建一“土地祠”,以“安神灵”;祠之北,柳荫翳茂处又建一亭名“柳荫亭”;亭之西有一块丈余见方的青石,形如席,束庄令其凿成石沟,引水环注其间(即流杯池),并在此旁盖茅亭一个,名“玉亭”。之后,又先后在鲁池上修建了“西山亭”和“飞云楼”。

至此,西山下鲁池旁已是亭榭林立,为川中和渝东少见之胜景。 南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万州郡守赵善赣,在鲁池四周“广其封植之意,增海棠、桃、李、荔枝、梅、竹及花木五百株”。

以后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鲁池四周“松干交摧荆棘满地”,一派荒芜之状。清时野茭笋长于池中,故人们称为“茭笋塘”。

当时万县人常念“茭”为“高”,故遂俗称“高笋塘”。1924年杨森驻军万县,为扩建城区道路,于1927年对高笋塘也稍加修饰,四周种柳,池内植荷,池围道路,命名为环塘路。

流杯即流杯池。和鲁池相距不足三十米,系一石上凿沟,引水环注其间,而流杯饮酒之处。

当时文人墨客围池边,将斟满酒的杯从泉头放下浮于池中,任其漂流,酒杯停于谁的面前,即该谁赋词饮酒。该池凿于宋嘉祜八年(公元1063年),又称“曲池”,亦称“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据《字源》记载,出自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书,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湍激,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泳,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一段以“流觞曲水”为中心的园林景致描写,其后被广为传诵。流杯池占地二千平方米有余,有名人石刻多处。

流杯池与鲁池为邻,故称“鲁池流杯”,为古万州的一大人文胜景。 流杯池畔有北宋黄庭坚撰写的《西山题记》石刻,后俗称“西山碑”,属历史艺术珍品。

西山碑高一米,宽二点六米,以天然山石一块刻成,碑文173字,字体行书,字径十厘米左右,系北宋黄庭坚挥毫撰写。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他顺江东归,道经南浦(现万州)应郡守高仲本之邀,到西山游览。

当时诗人见西山山麓(现万州高笋塘一带)鲁池浩瀚,竹柏丰茂,亭榭环绕,僧舍点缀,即兴写成《西山题记》刻于碑上。清朝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万县知县冯卓怀,将《西山碑》拓本送给他的老师曾国藩,称此为“海内存世,黄书第一”。

石琴响雪在万州旧城区苎溪河上,有一块天然巨石横跨东西两岸,形成一座天生的石桥。它像一把平放的石琴,淙淙的流水声便是琴音,故得名“石琴”。

桥下溪水平稳的流淌,但一出桥洞便吼声高歌直奔崖下,形成一道飞瀑,激起层层水花如雾似雪,故得名“响雪”。清朝壅正年间,杨木源在桥东西头题名“响雪”及“石琴”。

故有“石琴响雪”之誉。 峨眉碛月长江南岸翠屏南山下岑公洞以下沿长江有一湾碛坝,冬春水落碛出,细石斑斑,积累成碛,形如秀眉,故称峨眉碛,也称红沙碛 岑洞水帘陆游、王士桢等均到此游过,并题诗传世,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宋朝著名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冒雨畅游岑公洞,曾留诗两首。

其一:“肩舆欲到岑公洞,正怯冲泥傍险行。应是岑公闭清境,春江一夜雨连明”;其二:“蓬窗夜静雨如渑,好似糟床压酒声。

此时岑公不能饮,吾侪强健可频频”。洞口上方有行书横写“岑公洞”三字。

翠屏双塔 翠屏双塔洄澜塔及文峰塔,洄澜塔位于今万州城长江南岸,翠屏南山下,与长江北岸钟鼓楼对峙,建造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迄今保存完好。塔身为六边形的九层楼亭阁式,砖石结构,刹顶高一点五米,塔体通高三十二米,别具风格。

塔底层开门,其侧有雕刻,门向南偏东。塔门左侧有一碑,题有“清乾隆庚戌”字样。

4. 有关流水的诗句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秦观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柳永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白居易

落花坛上拂,流水洞中闻。--李易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赵嘏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刘长卿

黄卷清琴总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李嘉祜

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钱起

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司空曙

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欧阳修

酒到强寻欢日路,坐来谁为温存。落花流水不堪论。--李之仪

钱塘江上客归迟,落花流水青春暮。--向滈

流水落花都莫问,等取,榆林沙月静边尘。--王质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黄裳

忆高阳,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王雱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黄庭坚

门外落花流水。日暖杜鹃声碎。--谢逸

落花流水两关情。恨无凭。梦难成。--张继先

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赵鼎

欢心未已。流水落花愁又起。--向子諲

玉楼依旧暗垂杨。楼下落花流水、自斜阳。--邓肃

歌声里。落花流水。明日人千里。--冯时行

一瞬光阴,霎时蜂蝶,还付落花流水。--史浩

问伊今夜在谁行。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赵善

括烟雨楼台,晓来独上无滋味。落花流水。--陈亮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高观国

流水落花去路,画象棠阴陈迹,霄观傍楼台。--魏了翁

记年年、曾来几度,落花流水。--陈以庄

流水落花芳草渡。明年好记归时落。--陈德武

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周端臣

碧草烟淡,落花流水,不堪回伫。--赵以夫

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汤恢

恍出山、红尘吹断,落花流水。--刘辰翁

斜阳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赵文

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詹玉

春来春去。人在落花流水处。--吕岩

流水断桥芳草路,淡烟疏雨落花天。--牟融

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熊孺登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李群玉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高骈

百年流水尽,万事落花空。--韦庄

流水物情谙世态,落花春梦厌尘劳。--谭用之

古岩寒柏对,流水落花随。--修睦

落花徒绕枝,流水无返期。--张生妻

愁以碧溪南岸。流水落花无限。--侯善渊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白朴

流水落花何处路,绿阴幽草可怜生。--程文海

5. 万州八景的八景由来

景观位置位于现在万州长江以北,竺溪河(天仙湖)以南的北山。

“都历摩天”,指的是都历山高插入云。明;沈巨儒诗《都历摩天》是这样描写的:天际孤峰一柱擎,诸峦罗列仙潮尊。

大江倒影虹跨涧,明月当空玉满昆。何用仙人九节鞭,直探素女洗头盆。

巫峰十二参差立,共仰此山公领孙。苎溪河东岸的北山脚下,是唐宋故城,明清时县城也只限于环城路一带,都历山在县城后面,被认为是县城的主山,因位置在原县城之北,故之名北山。

从县城仰望都历山,山势陡峻,高插入云,称作“都历摩天”,以形容其高。实际上都历山只是比太白岩、天城山略高一些,由于地处县城背面,一向为人所看重。

都历山山顶地势平坦,居高临下,俯瞰县城,是县城之屏障,在古代战争中,双方都要先占此山,以控制县城。北山的半山,曾建道观,故名“北山观”。

北山踞县城之顶,俯压县城,先踞为胜。明代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就在北山山半建了石城,是军事性的防御建筑。

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至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午)进行了扩建,石城高6公尺左右,城上有两公尺高的石碟146个,周围通长400公尺,石城前后均有炮台。清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政府为保护县城,曾屯兵石城。

同治年间,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县里又屯兵结营于此。清末民初,石城建了庙宇“昭明宫”。

现已改建为“弥陀院”。从长江下行在江上远望万州,都历山浮若圆珠,这种景观平时不见,而常出现于雨中。

由于烟雨,都历山腰云雾缭绕,都历山顶圆珠似的浮于云雾之中,呈现出“浑若圆珠”的景象。清李鼎元有诗云:“路入巴东好处好,万州廓外最清奇。

南山云接北山雨,正是寒江欲暮时。”这后两句的景色,就是都历山“浑若圆珠”的时候。

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旧城环城路一带已经拆迁,都历山虽然仍在,失去了下面旧县城的衬托,随移民迁建原县城之上的枇杷坪又形成新区,但摩天的感觉就不如原来了。注:竺溪河为三峡库区蓄水前的叫法,如今三峡库区蓄水后,竺溪河水面宽广,万州政府在竺溪河口内侧狭窄处修建了一处堤坝,这样,竺溪河变成了现今的天仙湖了。

景观位于长江以南的南山。秋屏列画是指对江的翠屏山,古时绿化很好,郁郁葱葱,叠翠如屏,极目远眺,恰如屏障,直如一幅图画。

如孙本卓《南浦八景 秋屏列画》写道:爽挹西山景,屏开玉器浮。茂林迷古诗,小港杂渔舟。

翠列千岩晓,红深万树秋。天然图画好,清宓与营丘。

南山正对着旧县城的南门,县衙门座北朝南,翠屏山恰似一面绿色屏墙对着县署,长江河段到了这里转流向东北。根据这一地形,宋 范成大有诗:前山如屏墙,得得正当户。

西江朝宗来,循屏复东去。此景随着旧县城城址的消失,而南山已农耕开发殆尽,秋屏列画就名不符实了。

峨眉碛月在南山脚下,水落时出现一弯大碛坝,形如娥眉,细石斑斑,极为可爱,峨眉碛成为八景之一,与当地民俗有关。据记载,万州人每年在正月初七日(人日):“乡市土女渡江南峨眉碛上,作鸡子卜击小鼓唱竹枝歌。”

所以人们对峨眉碛十分钟爱。清李鼎元诗《峨眉碛》:仲春暖似夏初时,万县桐花开满枝。

夜半山岈残月吐,一痕沙碛画娥眉。三峡工程二期蓄水水位上升后,峨眉碛已在水下了,岑洞水帘在南山江边一个岩嵌,是一个溶洞,《方舆胜览》记载:“洞广六十余丈,深四十余丈,石岩盘结如华盖,左右方池泉涌出岩际,松竹藤萝,真神仙窟也。”

隋末时有名岑道愿者因避乱由江陵溯江而上至南浦,爱石龛幽静,遂隐居此洞,遂名岑公洞。岑道愿“爱石龛幽静,遂居其下,片衣粒食,悉无所营,时已百余岁,肌肤若冰霜,宴坐二十年兀然化去。”

活了120多岁。《四川省志》记:“唐(隋末)岑公曾居于此,有石状如芝,名石芝。

又有泉曰:灌芝泉。”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南浦大早,地方官员到岑公洞里求雨后即得了雨。

地方衙门禀报朝廷,朝廷封岑道愿为冲妙大师虚鉴真人,并迁妙庭观于洞旁,一时香火鼎盛,岑公洞遂成名区。宋黄庭坚、陆游,清王渔洋均有游岑公洞之诗。

现洞内尚存宋以来石刻多幅。清代丁凤皋万县八景涛《岑洞水帘》:石室藏真地,丹还不计年。

层岩仙瀑泻,半壁水帘悬。钩转蟾光老,珠跳鹤泪圆。

胜游消永日,回首白云眠。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岑公洞口略高于水,洞门尚存,三期水位蓄水后亦将没于水下。

景观位于长江以北的西山。有“西山夕照”和“曲水流觞”两景,如西山列为西山夕照”和“白岩仙迹”两景,则共为三景。

“西山夕照”有的称为“白岩仙迹”前者按自然景观命名,后者指诗仙李白曾在此读书一事。清丁风皋万县八景诗《西山夕照》:西山迎爽气,霁景夕阳殷。

散绮收前壑,余霞浸一湾。脚垂新雨歇,舍返片云闲。

明月招邀上,诗仙映醉颜。清万县知县陆玑登太白岩有诗刻壁,文如下:丙辰既望独游太白岩题壁树梢高处露瑶宫,梯石层岩曲折通。

一道红阑新补景,春游宛在画屏中。岩谷云多石气凉,在山养性出山忙。

问谁不爱烟霞痼,随处安心别有乡。咸丰六年仲春陆玑题子承绳侍曲水指高笋塘边的流杯池,“曲水流觞”指古代一种风俗,称“修禊事”,即每年三月上巳日。

我国开国时候各有多少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分别是谁?

朱其华在上海参加了五卅运动,,亲眼看着他亲爱的朋友何秉彝君在南京路上流血。五卅运动后,朱决定于1925年9月1日从上海动身到广州,乘上海直驶广州的“福康”轮,经过一路颠簸,于9月10日才抵达广州。广州的革命空气浓厚,使他觉得新鲜满意。

1926年10月初,中央及各省区联席会议提议,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武汉。但迁都问题发生了两种意见,最后还是决定迁都武汉。朱其华当时担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人部宣传科主任,(中央宣传部原来的宣传部长是汪精卫,汪远避法国,故由毛泽东代理。最后由某君继任)。部队于1926年12月7日从广州出发,广州到武汉,北迁路线要组织一个宣传队,朱其华又被推为宣传队长。

部队经韶关、南雄、大庾岭(梅岭)、南安、赣州、吉安、12月28日才到达南昌。1927年1月3日晚上,蒋介石在南昌举行宴会,朱其华的座位正是靠近主席横桌的一头,这时总司令还在小房间内开军事会议,从未关闭的房门看进去,有唐生智、李宗仁、加伦将军、程潜……

总政治部驻赣办事处在东湖边上,驻赣办事处是郭沫若负责的,朱其华去会到了秘书李民治、社会股长袁文彬,四川二十军(杨森部)党代表朱德。从总政治部驻赣办事处出来,朱其华又拜访了第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富春和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朱克靖,还会到总政治部机要秘书蒋先云。下一天,朱其华访问了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林祖涵,到总工会会到了负责人萧努锋,省农民协会会到了常务委员方志敏。

在南昌住了将近两个月,二月底的一个早上,部队出发经九江到武汉,第二天去参观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武汉分校的旧朋友更多,恽代英是分校政治总教官。关于武汉分校兼收女生的事,邓演达极力主张招女生,但顾孟余、丁维芬却坚决反对,但潮流阻挡不住,武汉分校终于招收女生了。

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是三月四日在武昌省党部举行的,朱其华以来宾资格参加了开幕礼,到会代表160人,来宾有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第四军军长张发奎、中央委员孙科等。邓演达的演讲博得了很大的彩声。农民运动在武汉盛极一时,主要机关有:

1,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中央农民部;

2,以邓演达为领袖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

3,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4,全国总农民协会筹备处;

5,……

三月间,国民党第二届第三次中央全体会议在武汉举行,这次会议重要决议是:增设劳工、农政、卫生等各部,***员苏兆徵为劳工部长;潭平山为农政部长。

中央党部已经确定设在汉口,朱其华调到第四军政治部,政治部主任廖乾吾,朱被委任做宣传科科长。在朱其华进四军政治部那天,革命军克服上海的消息传到了武汉,时局渐渐紧张起来,蒋介石在南昌反对武汉联席会议的演讲在武汉到处分送,蒋介石要求鲍罗廷归国的电报也到了武汉。长江下游与武汉方面反共空气同时发展。

四月初的一天,政治部接到出发的命令,四军副军长张发奎奉令兼领第十一军军长,由十二师师长黄琪翔率领四军军部先出发,朱其华与政治部主任廖乾吾同船,这时忽然奉命中止出发返回武汉。原来汪精卫到了武汉,他主张暂缓东征。上海四一二事变发生了,接着发生广州四一五事变。

宁汉决裂后,武汉空气更其紧张,工人纠察队开展了捉反革命的工作,使朱其华认识了武汉工人的力量。朱和四军几位同事去访问湖北全省总工会,总工会委员长向忠发亲自接待,向忠发是一个很精干的人,张发奎很称赞他的才干。在总工会会到了上海代表郑覆他,是在上海工作时的朋友,现在担任湖北总工会组织科长,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务委员及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等职。

宁汉分裂后,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找政治部朱其华等负责人做了一次谈话,分析了当前东征与北伐的意见,最终采取的主张是:

以唐生智及张发奎部为北伐军主力,由唐生智任总指挥,张发奎指挥第四、第十一两军及贺龙独立第五师任右翼。刘兴指挥三十五、三十六两军任京汉路正面。田维勤、靳云鹗、梁寿恺、庞柄勋、安俊才、张万信等任左翼。

后方留守队伍:留十一军二十四师叶挺卫戍武汉,朱培德第三军及第九军全部留守江西,第三十五军何键之、第二军鲁涤平、十四军陈嘉佑全部留守湖南,独立第十四师夏斗寅留守宜昌。

姜子牙总共封了多少神?

开国十大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开国大将(共十人):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开国中将(共175人):

徐立清、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

王近山、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凤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

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萧望东、丁秋生、赖毅、邝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

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暲、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

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

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刘金轩、张达志、钟汉华、秦基伟、孔从洲、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钧

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韩伟

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镕、萧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廷、吴先恩、赛福鼎·艾则孜、阿沛·阿旺晋美

朵噶·彭错饶杰

开国少将(共1360人):

丁盛、丁世方、丁先国、丁武选、丁荣昌、丁莱夫、卜万科、于权伸、万振西、马龙、马辉、马卫华、马文波、马白山、马忠全、马泽迎、马琮璜、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王直、王胜、王屏

王谦、王力生、王才贵、王之平、王义勋、王六生、王文介、王文轩、王文模、王云霖、王平水、王东保、王永浚、王兰麟、王再兴、王光华、王全国、王兆相、王兴纲、王远芬、王启明

王良太、王若杰、王英高、王其梅、王奇才、王明坤、王明贵、王学清、王诚汉、王绍南、王政柱、王奎先、王贵德、王振祥、王振乾、王建青、王效明、王智涛、王集成、王蕴瑞、王德贵

王耀南、车敏瞧、韦祖珍、尤太忠、牛书申、方正、方槐、方之中、方子翼、方升普、方国华、方国安、方国南、邓岳、邓少东、邓东哲、邓龙翔、邓仕俊、邓兆祥、邓克明、邓家泰、孔飞

孔令甫、孔俊彪、甘思和、甘祖昌、石志本、石忠汉、石新安、宗可、左齐、龙潜、龙飞虎、龙开富、龙书金、龙道权、龙福才、帅荣、叶明、叶长庚、叶运高、叶青山、叶荫庭、叶建民

叶楚屏、卢克、卢仁灿、卢绍武、卢南樵、田厚仪、史可全、白志文、白寿康、吉合、成少甫、匡斌、廷懋、乔信明、朱光、朱军、朱云谦、朱火华、朱声达、朱绍田、朱绍清、朱虚之、朱耀华

伍瑞卿、仲曦东、任荣、任昌辉、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向守志、刘义、刘丰、刘何、刘昌、刘昂、刘放、刘春、刘涌、刘彬、刘鹏、刘子云、刘子奇、刘少卿、刘中华、刘文学、刘玉堂

刘永生、刘永源、刘有光、刘华香、刘华清、刘兴隆、刘亨云、刘其人、刘贤权、刘居英、刘绍文、刘秉彦、刘显宜、刘振国、刘振球、刘健挺、刘清明、刘辉山、刘禄长、刘锦平、刘新权

刘福胜、刘毓标、刘德海、刘鹤孔、刘懋功、齐勇、齐钉根、江文、江拥辉、江勇为、江腾蛟、江燮元、汤池、汤光恢、安东、安志敏、关盛志、兴中、阮贤榜、孙三、孙光、孙文采、孙仪之

孙克骥、孙润华、孙超群、孙端夫、杜文达、杜国平、严光、严政、严俊、严庆堤、苏进、苏鲁、苏鳌、苏启胜、苏焕清、李元、李平、李发、李贞、李治、李勃、李信、李觉、李真、李基

李铨、李震、李毅、李人林、李士才、李夫克、李开湘、李木生、李少元、李中权、李化民、李长暐、李文清、李水清、李书全、李书茂、李丙令、李世安、李世焱、李布德、李光辉、李兆炳

李庆柳、李泛山、李赤然、李呈瑞、李佐玉、李伯秋、李迎希、李良汉、李国厚、李荆璞、李钟奇、李俭珠、李桂林、李振声、李致远、李建良、李家益、李资平、李继开、李彬山、李曼村

李逸民、李辉高、李景瑞、李道之、李福泽、李德生、李耀文、杨大易、杨中行、杨世明、杨汉林、杨永松、杨尚高、杨尚儒、杨树根、杨俊生、杨银声、杨焕民、杨植亭、杨嘉瑞、肖前

肖元礼、肖文玖、肖永正、肖永银、肖全夫、肖远久、肖应棠、肖学林、肖思明、肖新春、吴西、吴忠、吴岱、吴烈、吴涛、吴习智、吴子杰、吴世安、吴华夺、吴自立、吴林焕、吴泳湘

吴宗先、吴诚忠、吴荣正、吴保山、吴瑞山、吴嘉民、吴融锋、何辉、何以祥、何正文、何光宇、何廷一、何运洪、何克希、何志远、何柱成、何济林、何振亚、何能彬、何维忠、何敬之

何辉燕、何德庆、邱蔚、邱子明、邱先通、邱会魁、邱国光、邱相田、佘积德、余非、余明、余成斌、余光茂、余克勤、余述生、余品轩、余洪远、谷广善、谷景生、邹衍、邹国厚、邹善芳

闵学胜、闵鸿友、况开田、况玉纯、汪易、汪乃贵、汪少川、汪东兴、汪克明、汪洪清、汪家道、沙克、沈启贤、宋文、宋玉琳、宋庆生、宋承志、宋维栻、宋景华、宋献璋、张忠、张和、张雄

张瑞、张万春、张广才、张云龙、张元培、张开荆、张开基、张太生、张日清、张文舟、张文碧、张书祥、张平凯、张正光、张世珍、张汉丞、张吉厚、张西三、张百春、张光华、张廷发

张廷桢、张闯初、张汝光、张步峰、张秀川、张秀龙、张希才、张希钦、张松平、张英辉、张明远、张国传、张宗胜、张学思、张驾伍、张春森、张树芝、张贻祥、张济民、张逊之、张海棠

张培荣、张梓桢、张崇文、张铚秀、张新华、张雍耿、张竭诚、张震东、张潮夫、陈力、陈沂、陈宏、陈奇、陈波、陈钦、陈浩、陈熙、陈德、陈士法、陈云开、陈仁洪、陈文彪、陈外欧

陈发洪、陈坊仁、陈华堂、陈远波、陈志彬、陈伯禄、陈茂辉、陈明义、陈忠梅、陈金钰、陈宗坤、陈宜贵、陈信忠、陈美福、陈美藻、陈挽澜、陈铁君、陈海涵、陈锐霆、陈福初、陈德先

陈鹤桥、林伟、林浩、林彬、林遵、林忠照、林接标、范明、范子瑜、范阳春、范忠祥、幸元林、欧阳平、欧阳家祥、欧致富、易耀彩、罗云、罗通、罗章、罗斌、罗仁全、罗文坊、罗成德

罗华生、罗亦经、罗应怀、罗坤山、罗若遐、罗桂华、罗野岗、罗维道、罗湘涛、金世柏、金如柏、金忠藩、金绍山、周彬、周维、周文在、周长庚、周长胜、周世忠、周发田、周志刚

周纯麟、周明国、周学义、郑三生、郑大林、郑国仲、郑效峰、官宗礼、孟庆山、胡大荣、胡正平、胡华居、胡备文、胡定千、胡荣贵、胡炳云、胡继成、胡登高、封永顺、查玉升、查国桢

赵杰、赵俊、赵一萍、赵文进、赵正洪、赵东寰、赵兰田、赵国泰、赵承金、赵冠英、赵章成、钟伟、钟辉、钟人仿、钟元辉、钟文法、钟生溢、钟发宗、钟国楚、钟明彪、钟炳昌、钟辉琨

侯世奎、段苏权、段焕竞、段德彰、洪水、宫乃泉、姜齐贤、姜茂生、祖农·太也夫、祝世凤、胥光义、胥治中、姚运良、姚国民、姚醒吾、贺健、贺大增、贺东生、贺吉祥、贺光华、贺庆积

贺晋年、贺振新、贺盛桂、秦化龙、桂绍彬、索立波、袁光、袁渊、袁也烈、袁克服、袁佩爵、袁学凯、栗在山、贾陶、贾若瑜、夏耀堂、钱江、钱信忠、倪南山、徐斌、徐文烈、徐光华

徐体山、徐其孝、徐其海、徐国夫、徐国贤、徐国珍、徐绍华、徐德操、殷希彭、翁祥初、郭奇、郭成柱、郭林祥、郭卓辛、郭金林、郭宝珊、郭炳坤、郭维城、高存信、高志荣、高体乾

高厚良、高朗亭、高维嵩、唐凯、唐铎、唐子安、唐青山、唐金龙、唐哲明、唐健如、唐健伯、涂则生、涂锡道、资凤、陶汉章、陶国清、梅嘉生、黄远、黄霖、黄一平、黄仁廷、黄文明

黄正清、黄玉昆、黄玉庭、黄立清、黄有凤、黄光霞、黄连秋、黄作珍、黄忠学、黄忠诚、黄径琛、黄炜华、黄荣海、黄思沛、黄胜明、黄振棠、黄曹龙、黄朝天、黄惠良、黄新友、黄德魁

曹广化、曹丹辉、曹玉清、曹达诺夫·扎义尔、曹光琳、曹传赞、曹思明、曹德连、盛治华、常玉清、崔建功、符确坚、康健民、阎捷三、梁仁芥、梁玉振、梁达三、韩卫民、韩东山、彭盛

彭龙飞、彭寿生、彭显伦、彭胜标、彭清云、彭富九、彭德清、董永清、董洪国、蒋克诚、覃士冕、覃国翰、喻新华、喻缦云、程世清、程业棠、程悦长、程儒珍、傅传作、傅绍甫、傅春早

傅家选、傅继泽、傅崇碧、舒行、鲁加汉、鲁瑞林、童陆生、童国贵、童炎生、游好扬、游胜华、曾生、曾征、曾威、曾美、曾涤、曾光明、曾旭清、曾如清、曾克林、曾育生、曾保堂、曾宪池

曾祥煌、曾敬凡、曾雍雅、谢良、谢明、谢锐、谢斌、谢云晖、谢正荣、谢立全、谢甫生、谢锡玉、谢胜坤、谢振华、谢家祥、谢福林、谢镗忠、赖光勋、赖春风、雷震、雷永通、雷绍康

解方、詹大南、詹化雨、阙中一、蔡永、蔡长元、蔡长风、蔡炳臣、蔡爱卿、裴志耕、裴周玉、管松涛、廖成美、廖运周、廖述云、廖政国、廖冠贤、廖海光、廖鼎祥、廖鼎琳、漆远渥、谭开云

谭友夫、谭友林、谭文邦、谭右铭、谭知耕、谭善和、熊飞、熊奎、熊挺、熊晃、熊兆仁、熊作芳、熊伯涛、熊应堂、黎光、黎化南、黎东汉、黎有章、黎锡福、樊学文、樊哲祥、颜东山

颜金生、颜德明、潘峰、潘焱、潘世征、潘寿才、潘振武、薛少卿、戴文彬、戴正华、戴润生、魏镇、魏天禄、魏传统、魏洪亮周子祯、慕生忠、凯墨·索南旺堆、黄鹄显、白云、王凤梧、王赤军

桑颇·才旺仁增、丁甘如、丁本淳、于笑虹、马冠三、王文、王亢、王晓、王大华、王全珍、王庆生、王作尧、王泮清、王定烈、王学武、王绍渊、王砚泉、王焕如、王黎生、方中铎、邓可运

邓忠仁、孔峭凡、尹明亮、左爱、龙炳初、龙振彪、叶超、叶泰清、叶道友、卢文新、史进前、史景班、冯仁恩、冯丕成、冯维精、蓝庭辉、边疆、吕清、吕仁礼、吕炳安、吕黎平、朱士焕

朱春和、朱家胜、任思忠、邬兰亭、刘克、刘林、刘瑄、刘镇、刘大煜、刘月生、刘发秀、刘国柱、刘善福、刘静海、刘耀宗、江波、江峰、江鸿海、许培仁、祁开仁、阮汉清、孙正、孙干卿

孙继争、杜屏、杜西书、杜瑜华、来光祖、李彬、李静、李长如、李永悌、李发应、李君彦、李际泰、李国良、李定灼、李振邦、李梓斌、李懋之、杨力、杨卓、杨文安、杨世荣、杨怀珠

杨国宇、杨思禄、杨辉图、肖平、肖森、肖锋、肖大荃、肖荣昌、肖德明、吴罡、吴克之、吴钊统、吴纯仁、吴树声、吴振挺、何家产、余潜、汪祖美、宋学飞、张华、张英、张明、张钧

张衍、张乃更、张力雄、张子明、张如三、张怀忠、张宜爱、张树才、张显扬、张缉光、张蕴钰、张震寰、陈挺、陈祥、陈彬、陈中民、陈亚夫、陈其通、林真、林茂源、范保顺、欧阳奕

罗厚福、罗洪标、周涌、周则盛、周家美、郑友生、郑旭煜、郑贵卿、相炜、胡炜、胡云生、胡友之、胡立声、胡秉权、胡鹏飞、赵汇川、赵易亚、赵承丰、赵炳伦、赵晓舟、赵遵康、钟发生

侯正果、段思英、姜钟、姚克佑、贺俊侦、桂绍忠、耿锡祥、袁彬、袁福生、柴成文、徐明、徐介藩、徐光友、殷国洪、郭廷万、郭延林、高锐、高立忠、高德西、席舒民、唐明、梅盛伟、黄厚

黄经耀、曹中南、曹灿章、崔文斌、符先辉、康庄、康林、梁军、梁金华、梁辑卿、韩庄、彭方复、彭施鲁、董超、董志常、董启强、程明、程启文、程登志、温先星、曾凡有、曾庆良

曾新泮、谢正浩、谢忠良、赖达元、靳虎、蒲大义、雷钦、雷英夫、雷起云、訾修林、路扬、鲍启祥、鲍奇辰、詹少联、廖仲符、黎同新、颜伏、薛克忠、魏国运、余光文、张挺、宋烈、郑汉涛

严家安、罗斌、刘福、王元和、李士怀、宁贤文、罗有荣、张世盖、吴杰、王阑西、刘西尧丁钊、于侠、于敬山、马宁、马杰、马洪山、王展、王猛、王新、王德、王璞、王万金、王子修

王文英、王世仁、王扶之、王希克、王良恩、王茂全、王香雄、王振东、王海廷、王海清、王银山、王淮湘、王道全、王毓淮、王静敏、韦统泰、毛少先、毛会义、毛和发、牛化东、牛明智

文击、方铭、方震、方明胜、方毅华、邓经纬、孔瑞云、石瑛、石一宸、石敬平、叶松盛、卢燕秋、田维新、申涵、冉泽、丛蓉滋、白云、白辛夫、白崇友、司中峰、邢荣杰、毕庆堂、吕义山

吕士英、吕作松、曲竟济、朱玉学、朱玉庭、朱兆林、朱启祥、朱直光、朱家璧、朱致平、朱鹤云、伍生荣、伍国仲、任茂如、伊文、华楠、刘汉、刘苏、刘忍、刘友光、刘世昌、刘世洪

刘世湘、刘光涛、刘光裕、刘华春、刘自双、刘国辅、刘佩荣、刘春山、刘振华、刘善本、刘瑞方、刘德才、江潮、江民风、江含章、江学彬、许诚、许志奋、阳自碧、孙俊人、纪亭榭、杜彪

杜海林、扶廷修、苏克之、苏宏道、苏锦章、李元、李伟、李改、李明、李大同、李大清、李大磊、李元明、李文一、李孔亮、李丕功、李东野、李光军、李仲麟、李克忠、李忠信、李树荣

李宏茂、李铁砧、李雪炎、李道之、李福尧、李镜如、杨弃、杨恬、杨森、杨广立、杨介人、杨以山、杨有山、杨克武、杨虎臣、杨明山、杨家保、杨斯德、肖友明、肖志贤、肖选进、肖剑飞

别祖后、吴肃、吴恺、吴彪、吴仕宏、吴永光、吴效闵、何云峰、何友发、邱岗、余致泉、余嗣贵、辛国治、汪洋、汪运祖、沙风、沈鸿林、宋治民、张午、张英、张政、张峰、张翼、张子珍

张天恕、张少虹、张中如、张水发、张玉华、张加洛、张西鼎、张行忠、张向善、张志勇、张志毅、张伯祥、张英明、张贤良、张宜步、张实杰、张荣森、张柱国、张晓冰、张清化、张强生

张献奎、张雷平、张德贵、张耀祠、陈云中、陈兴畴、陈克功、陈青山、陈炎清、陈绍昆、陈福章、林毅、林乃清、林胜国、范朝福、范普权、范富山、郁文、罗文、罗平、罗杰、罗元炘

罗文华、国林之、金振钟、周九银、周吉一、周庆鸣、周志飞、周时源、周建平、周浣白、郑国、郑本炎、宗凤洲、官俊亭、胡立信、胡贤才、胡尚礼、郝盛旺、南萍、茹夫一、赵峰、赵北源

赵华青、赵复兴、赵鹤亭、钟池、钟贤文、段士楷、段志清、姜林东、贺明、秦光远、桂生芳、耿道明、袁意奋、莫春和、聂济峰、栗彬成、贾乾瑞、顾鸿、夏伯勋、柴书林、柴启琨、钱春华

徐瑛、徐信、徐文礼、徐立行、徐明德、殷承祯、郭强、郭玉峰、高林、高文智、高占杰、高先贵、涂学忠、涂通今、黄烽、黄萍、曹诚、曹宇光、曹孟朴、龚兴业、龚兴贵、戚先初、常勇

常仲连、常树人、康烈功、麻志皓、梁天喜、梁中玉、彭飞、董家龙、蒋润观、程坤源、智生元、焦玉山、曾传芳、曾昭墟、曾鉴修、谢国仪、靳来川、路遐、解长林、慕湘、裴宗澄、廖明

廖步云、廖昌金、谭天哲、翟毅东、熊梦飞、黎原、黎新民、颜文斌、颜吉连、颜青云、戴克林、戴克明、戴金川、魏佑铸、瞿道文、、李如洪、巫金峰、吕展

参考资料

人民网-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

人民网-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365位。

一、封神列表

1、三山五岳正神

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黄天化);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

2、雷部二十四位催云助雨护法天君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邓天君忠(邓忠);辛天君环(辛环);张天君节(张节);陶天君荣(陶荣);庞天君洪(庞洪);刘天君甫(刘甫);苟天君章(苟章);

毕天君环(毕环);秦天君完(秦完);赵天君江(赵江);董天君全(董全);袁天君角(袁角);李天君德(李德);孙天君良(孙良);柏天君礼(柏礼);王天君奕(王奕);

姚天君斌(姚斌);张天君绍(张绍);金天君素(金素);吉天君立(吉立);余天君庆(余庆);闪电神(金光圣母);助风神(菡芝仙);兴云神(彩云仙子)

3、火部正神

南方三气火德星君正神(罗宣):(彤华宫);尾火虎(朱招)、室火猪(高震)、觜火猴(方贵)、翼火蛇(王蛟)、接火天君(刘环)

4、瘟部正神

主掌瘟篁昊天大帝(吕岳)、东方行瘟使者(周信)、南方行瘟使者(李奇)、西方行瘟使者(朱天麟)、北方行瘟使者(杨文辉)、劝善大师(陈庚)、和瘟道士(李平)

5、五斗群星吉曜恶煞正神

北极紫气之尊永坐坎宫斗母正神(金灵圣母)、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姬伯邑考)、东斗星官(苏护、金奎、姬叔明、赵丙)、西斗星官(黄天禄、龙环、孙子羽、胡升、胡云鹏);

中斗星官(鲁仁杰、晁雷、姬叔升)南斗星官(周纪、胡雷、高贵、余成、孙宝、雷昆鸟);

北斗星官(黄天祥[天罡]、比干[文曲]、窦荣[武曲]、韩升[左辅]、韩变[右弼]、苏全忠[破军]、鄂顺[贪狼]、郭宸[巨门]、董忠[招摇])

6、群星列宿

①、

②、

③、

④、

7、二十八宿(内有八人分在水火二部管事)

8、随斗部三十六位天罡星

10、随斗部七十二位地煞星

①、

②、

11、随斗部九曜星官

崇应彪、高系平、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彭九元、李三益。

12、北斗五气水德星君

水德星(鲁雄):(乌浩宫);箕水豹(杨真);壁水貐(方吉清);参水猿(孙祥);轸水蚓(胡道元)。

13、太岁部下日直众星

执年岁君太岁(殷郊);甲子太岁(杨任);日游神(温良);夜游神(乔坤);增福神(韩毒龙);损福神(薛恶虎);

显道神(方弼);开路神(方相);直年神(李丙);直月神(黄承乙);直日神(周登);直时神(刘洪)。

14、迎祥纳福、追逃捕亡四位正神

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赵公明);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

15、五方主痘正神

主痘碧霞元君(余化龙);卫房圣母元君(金氏余化龙妻);东方主痘正神(余达);西方主痘正神(余兆);南方主痘正神(余光);北方主痘正神(余先);中央主痘正神(余德)

16、镇守灵霄宝殿四圣大元帅

王魔(狴犴)、杨森(狻猊)、高体乾(花斑豹)、李兴霸(狰狞);

17、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魔礼青) ;持国天王(魔礼海) ;多闻天王(魔礼红) ;广目天王(魔礼寿)

18、余众

哼哈二将:郑伦、陈奇;千里眼:神荼;顺风耳:郁垒;感应随世仙姑正神(坑三姑娘)(执掌混元金斗):

云霄娘娘:青鸾;琼霄娘娘:鸿鹄;碧霄娘娘:花翎鸟;分水将军:申公豹?坐骑:白额虎;冰消瓦解之神:飞廉、恶来。

二、人物资料

1、杨戬

玉鼎真人之徒,会八九玄功,擅七十三变,阙庭有神眼,手持三尖两刃枪,有神兽哮天犬,屡次救周营于危机之中。

武王登位后,与李靖、哪吒、金吒、木吒、韦护、雷震子等共七人不恋红尘,主动请辞。后此七人皆肉身成圣。杨戬为昭惠二郎显圣真君,俗称“二郎神”。

2、哪吒

李靖第三子,太乙真人之徒。为灵珠子转世。形似儿童,但神通广大,头戴乾坤圈,臂绕混天绫,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且有三头八臂之异术。剔骨还父、哪吒闹海等故事广为流传,武王伐纣的重要功臣之一。后肉身成圣。

3、雷震子

姬昌养子,文王第一百个儿子,云中子之徒。肋生双翅,力大无穷,使一条黄金棍,为武王伐纣立下赫赫战功。封神之后,肉身成圣。

4、韦护

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门下弟子,兵器是降魔杵,奉师命下山辅佐姜子牙,后随姜子牙进五关,捉三妖。后肉身成圣。

5、杨任

原为商纣大夫,迸谏鹿台之事,被挖眼睛致死。后为道德真君所救,并收其为徒,用金丹放其眼中,使其眼中长手,手中长眼,得师授飞电枪并神火扇。奉师命下山辅佐姜子牙,屡立战功。在与梅山七怪的交锋中,被袁洪打死。后封神为“甲子太岁”。

6、土行孙

阐教惧留孙之大弟子,其妻为原成汤大将邓九公之女邓蝉玉。其身材矮小,以遁地术称雄,擅长遁地术,可日行千里,捆仙绳力克天下英雄。

本为商汤先锋将军,后投西歧,于猛兽崖死于张奎之手。后与其妻邓婵玉分别封神为“土府星君”和“六合星君”。

百度百科——封神榜

本文来自作者[仍红会]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changshi/202508-18645.html

(8)
仍红会的头像仍红会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仍红会的头像
    仍红会 2025年08月13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仍红会”

  • 仍红会
    仍红会 2025年08月13日

    本文概览:1. 关于万州流杯池的诗句 关于万州流杯池的诗句 1. 流杯池的万州流杯池 位于万州高笋塘旁的“流杯池”,因北宋黄庭坚曾在“流杯池”宴饮...

  • 仍红会
    用户081304 2025年08月13日

    文章不错《万州流杯池的传说》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