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念”的真义

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这里,无念与见性、解脱、般若三昧,内涵无二,一义多词。六祖明确指出,所谓无念,“见一切法心不染着”。尽管起无方大用,在六尘当中打滚,来去自由,只是不要染着,不要滞于六识,要净自本心。相反,如果不思不想,念头断绝,则被法缚,则是外道边见。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当然,如果只是劝说无念,则只是教下手段。可六祖是宗门大师,最后有念无念一并扫却,不留痕迹。

无念的解释

(1).犹言勿忘,不要 忘记 。《诗·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毛 传:“无念,念也。” 马瑞辰 通释:“传以‘无’为语词,但据《 尔雅 ·释训》:‘勿念,勿忘也。’……《孝经》释文引 郑 注:‘无念,无忘也。’” (2).佛教语。谓无妄念。 唐 白居易 《对小潭寄远 上人 》诗:“借问不流水, 何如 无念心。” 唐 白居易 《晚起》诗:“北阙停朝簿,西方入社名,惟吟一句偈,无念是无生。”

词语分解

无的解释 无 (无) ú 没有,与“有” 相对 ;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 无故 )。无方(不得法,与“ 有方 ”相对)。无非(只,不过)。 无动于衷 。 无所适从 。 有 笔画数:; 部首 念的解释 念 à 惦记 ,常常想: 惦念 。怀念。念头( 思想 、想法)。 悼念 。 念旧 。念物。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 意念 。杂念。信念。 说,读,诵读: 念白 (戏剧 道白 )。念叨。念经。念书。 “廿”的大写。 姓。 思想

本文来自作者[徐天心]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changshi/202508-18134.html

(15)
徐天心的头像徐天心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徐天心的头像
    徐天心 2025年08月10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徐天心”

  • 徐天心
    徐天心 2025年08月10日

    本文概览: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

  • 徐天心
    用户081008 2025年08月10日

    文章不错《什么是“无念”的真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