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计算题求解

1、看物质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每一个碳原子产生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两个氢原子产生一个水分子,这样计算即可。

2、硝酸铵NH4NO3中含氮为

(14×2)/(14+4+14+48)=

设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x,那么m(溶液质量)×x×35%=m(溶液质量)×7%

得到x=20%

3、先算氯化钠中氯元素质量分数:(35.5)/(35.5+23)

与上题同样道理

m(海水质量)×x×(35.5)/(35.5+23)=m(海水质量)×3.66%,自己算x

初三化学计算题

1. 200克的10%盐酸溶液和足量锌反应,生成多少氢气?

Zn+2HCl=ZnCl2+H2

73 2

200X10%=20 Y

解比例式 Y=0.55克

答:可生成0.55克氢气。

2.用多少克的氢氧化钠能正好中和10%的硫酸980克?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Y 980X10%=98

解比例式 Y=98X80 /80=98克

答:用98克氢氧化钠可正好中和。

3.求钠元素在氢氧化钠中的质量分数。

NaOH 分子量是40 钠的原子量是23

23 /40=57.5%

答:钠在氢氧化钠中的质量分数是57.5%

4.用40克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可以得到多少克金属铜?

CuO+H2=Cu+H2O

2 64

40 Y

解比例式 Y=64X40 /2=1280克

答:可以得到1280克的金属铜

初三化学计算题。求详细过程

解析:这道题主要根据表中的数据来分析问题具体如下:

该烧杯的质量为:158-12=146g

由于每次加入盐酸的量均相同,所以如果盐酸全部反应完,则可以推知,烧杯与烧杯内的物质的总质量变化相同。

所以: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推测那次的时候碳酸钠反应完。

总质量为158g

在第一次实验中总质量减少了158+25-181.2=1.8

在第二次减少了:181.2+25-204.4=1.8g

在第三次减少了:204.4+25-228.6=0.8g

说明碳酸钠完全反应完。

第四次:228.6+25-253.6=0

说明没有质量的变化。

(1):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第一次的减少量):可知减少了1.8g

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HCl===NaCl+H2O+CO2

可以看出:减少的量就是生成气体的量,所以生成了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8g

(2):根据上面计算的结果可知: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的实验中当达到第三次的时候碳酸钠全部反应完,则一共生成了二氧化碳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生成量的总和=1.8+1.8+0.8=4.4g

所以该12g的碳酸钠样品与盐酸反应一共生成了二氧化碳为4.4g

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

x=10.6

所以该碳酸钠的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12×100%=88.3%

没有达到规定数值,所以不合格

(1)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的密度=20×1.15=23(g)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3×15%=3.45(g)

(2)[3.45/1000]×100%=0.345%

希望能被你采纳,谢谢。

本文来自作者[含之]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changshi/202508-17533.html

(13)
含之的头像含之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含之的头像
    含之 2025年08月10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含之”

  • 含之
    含之 2025年08月10日

    本文概览:1、看物质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每一个碳原子产生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两个氢原子产生一个水分子,这样计算即可。2、硝酸铵NH4NO3中含氮为(14×2)/(14+4+14+48)=...

  • 含之
    用户081006 2025年08月10日

    文章不错《初三化学计算题求解》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