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翻译是什么?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翻译:王戎七岁时,曾与许多小孩一起游玩。他们看见道路旁的李树上果实累累,多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原文如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王戎不取道旁李文言文翻译

意思:(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王戎不取道旁李》,课文原文如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一些小朋友们一起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扩展资料: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是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什么意思翻译

《王戎不取道旁李》文言文翻译如下:

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翻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创作背景: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是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翻译:王戎七岁时,曾与许多小孩一起游玩。他们看见道路旁的李树上果实累累,多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出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原文如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自《王戎不取道旁李》,比喻被人所弃、无用的事物或人,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本文来自作者[怜雁少女]投稿,不代表溟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umingyu.com/changshi/202508-16898.html

(15)
怜雁少女的头像怜雁少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怜雁少女的头像
    怜雁少女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溟宇号的签约作者“怜雁少女”

  • 怜雁少女
    怜雁少女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翻译:王戎七岁时,曾与许多小孩一起游玩。他们看见道路旁的李树上果实累累,多得树枝都弯下去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

  • 怜雁少女
    用户080806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王戎不取道旁李的翻译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